法律年度|湯文龍:一國兩制運作良好 業界應釐清對管治制度誤解

撰文:陶嘉心
出版:更新:

香港律師會會長湯文龍今日(20日)出席2025年法律年度開啟典禮時致辭,憶述1997年曾有雜誌宣稱「香港之死」,認為香港回歸後將喪失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他說回首過去20多年,「一國兩制」雖然歷經挑戰,但運作良好。
他呼籲業界每當有機就應該擔當教育角色,釐清公開評論中對管治制度的誤解,例如「一國兩制」下的行政機關沒有受到制衡,是嚴重失實的指稱。

香港之死?湯文龍:一國兩制歷經挑戰,但運作良好

香港律師會會長湯文龍憶述1997年,一本國際暢銷新聞雜誌在封面上宣稱「香港之死」,認為香港回歸後將喪失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他說回首過去20多年,一國兩制雖然歷經挑戰,但運作良好。他引述在英國智庫Z/Yen集團和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去年9月聯合發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中,香港名列全球第三,並在亞太地區居首。

他又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12月在澳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的重要講話,稱一國兩制政策將長期不變,並已進入新的時代。湯文龍認為在新時代下,法律界作為社會的中流砥柱,應該反思其本身角色,貢獻應有力量。

香港律師會會長湯文龍呼籲業界擔當教育角色,釐清公開評論中對管治制度的誤解。(資料圖片/蘇煒然攝)

籲業界擔當教育角色 釐清行政機關沒受制衡的失實指稱

湯文龍批評曾有人作出無事實根據的評論,試圖影響公眾對行之有效制度的意見,令人看不清真實的管治情況。他認為,許多言論過於簡化或建基於誤解,很多時候受到不全面、帶有偏見的媒體報導影響。他呼籲業界擔當教育角色,釐清公開評論中對管治制度的誤解。他舉例在「一國兩制」下,行政機關沒有受到制衡是嚴重失實的指稱。

他又認為公開評論正在審訊或上訴的案件,有違「迴避待決案件」原則,十分不當。若有人作出評論,目的是向法官施壓,是公然妨礙司法公正和蔑視法治的行為。

倡法律界擴大規模 進入內地市場

他形容,在新時代下法律界應有大局思維,因本港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中英雙語司法管轄區,精通兩種語言的香港律師在内地與國際客戶中扮演著「超級聯繫人」的角色。他相信憑藉豐富的國際經驗,能應對法律挑戰。

他又指,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受惠於龐大的內地市場,同時亦是一個擁有廣泛全球網絡、獲世界認可的國際金融和法律服務樞紐,例如在《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下,香港一直享有優惠待遇,可進一步進入內地市場。他認為,這不僅讓兩個制度在一個國家內運作,也能在兩個制度之間創造有影響力的協同效應。

+3

律師會將維護業界自我監管地位

他認為在新時代下,香港律師會肩負更多重要責任。自我監管被視為維持業界獨立性的關鍵,能給予公眾信心,令市民相信業界能採取客觀的看法,有效地維護法治。在地緣政治的環境下,制度受到嚴密監察,因此獨立性顯得尤其重要,律師會將維護業界的自我監管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