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專訪】梁繼昌指難改動183天稅務規定 倡以津貼補貼港人

撰文:吳倬安
出版:更新: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預料本月底出台,32名立法會議員上月組團前往該地考察,包括9名民主派議員,專業議政、會計界議員梁繼昌亦在其中。梁繼昌接受《香港01》專訪時表示,從考察團看到大灣區企業確實迅速,但在品牌註冊專利、商業管理等方面仍遜色於香港,認為香港擁有制度和法制優勢,可透過輸出不同專業服務,協助大灣區企業推向國際。
現時港人一年內在內地連續或累計居住超過183天,便需要繳交5%至45%的個人所得稅,梁繼昌指出183天規定是國際稅務慣例,並非「作出來」。他認為基於一國兩制,香港作為獨立稅務管轄區,而在內地工作的港人確實有享用內地資源和設施,繳交內地稅屬理所當然,故他不傾向取消有關規定。
不過他認為,當地政府可透過行政手段補貼已繳稅的港人,例如提供生活津貼,亦可透過「先徵後退」的方式,向港人退回部分稅款。

梁繼昌認為,香港擁有制度和法制優勢,可透過輸出不同專業服務,協助大灣區企業推向國際。(余俊亮攝)

同感一國兩制的重要性

立法會四個事務委員會上月組織訪問團,到粵港澳大灣區五個城市考察,九名民主派議員亦參與其中。訪問團參觀很多高新科技建設和發展,例如深圳微眾銀行的高速借貸系統、散裂中子源設施、可實時監察交通警工作和道程情況的交通監管系統等,就連民主派議員亦感大開眼界。

以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主席身份參與考察團的專業議政、會計界議員梁繼昌接受《香港01》專訪時表示,是次考察團參觀的都是比較高端的科技,他指部分城市的企業發展確實十分迅速,但此行看不到有一些中國獨有的技術,「微眾銀行的小額、快速借貸、十年前印度已經有,農民、村民借幾百元美金做生意,微眾只是把概念發揚光大,而銀行的管理人員正正就是香港人。」

同行的民主派議員均表示,此行令他們深深感到維護「一國兩制」和制度的重要性,梁繼昌亦有同感,他指出香港擁有法制、制度、資訊自由度、人才培訓等方面優勢,他引述有市領導亦認為香港優勢在於制度,「香港有三間大學在世界排名頭100,他們(領導)覺得這是很特別的事。」

梁繼昌強調,香港應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但香港不應在參與大灣區建設之時,把制度與內地融合,「香港的優勢對大灣區、國家都有用,香港亦正正因此才可以發揮優勢。」

梁繼昌(左二)參觀散裂中子源。(資料圖片/吳倬安攝)

香港可輸出專業服務 助大灣區企業推向國際

不論是特首林鄭月娥,還是人大、政協等建制派人士,均經常強調港人應到大灣區發展,甚至有人籲若年青人買不起香港樓,便到大灣區置業,早上乘高鐵回港上班,到底大灣區是否真的有商機?

梁繼昌指出,大灣區企業在發展迅速的同時,但在品牌註冊專利、商業管理等方面仍遜色於香港,他認為香港可輸出專業服務,例如法律仲裁、會計等服務,協助大灣區企業推向國際,「很多內地城市想與香港合作,有些東西是不可接軌,司法制度是不可能翻版,有人說法律仲裁可在中國進行,不是這麼簡單!」

此外,他指出港人亦可把在本港因各種限制而無法實行的創意,帶到大灣區實行和創業。在考察團的第二天,議員們參觀了佛山三山新城粵港澳科技展示交流中心,其中最令梁繼昌深刻的,就是在當地開設Food Lab售賣健康食品、來自香港的年青人,「他們在佛山已開了兩、三間Café、賣健康食品,他們因為香港租金貴,所以把意念帶到佛山創業,現在發展相當好。」

梁繼昌認為香港可輸出專業服務,例如法律仲裁、會計等服務,協助大灣區企業推向國際。(余俊亮攝)

可透過行政手段補貼已繳稅港人

可是無論在內地工作或創業,港人只要在內地連續或累計居住超過183天,便需要繳交5%至45%的個人所得稅,不少港人因而卻步。熟悉稅制的梁繼昌指出,183天的規定不是創作出來,而是國際慣例和協議,很難作出改動。他又認為基於一國兩制,香港作為獨立稅務管轄區,而在內地工作的港人確實有享用內地資源和設施,繳交內地稅屬理所當然,故他不傾向取消有關規定,「就算是市長、省長認為可豁免港人稅項,但這始終是中央政策,中央政府未必認為可以這樣做。」

不過他認為,當地政府可透過行政手段補貼已繳稅的港人,例如提供生活津貼,「好像交通費半價、居屋有補貼,住在特定公寓租金可以平一點,既可以保持一國兩制優勢,都可以便利這批到內地發展的朋友。」他又認為,可透過「先徵後退」的方式,向港人退回部分稅款。

梁繼昌認為佛山和珠海是港人到內地發展的不錯選擇。(余俊亮攝)

「不是回內地就一定會發達」

至於香港人到大灣區哪個城市發展較為合適?梁繼昌指大灣區的九個城市當中,以考察團參觀的深圳、佛山、中山、廣州和東莞較為發達,而珠海和深圳較「同聲同氣」,文化和語言比較接近,「佛山幾乎所有都說廣東話,是嶺南文化的起源地,人們的保育意識十分高」,因此他認為佛山和珠海是港人發展的不錯選擇。

談到這裡,大灣區好像處處商機、無限工作機會,港人不到大灣區就等於「走寶」;梁繼昌認為,「不是回內地就一定會發達」,港人亦不應只把眼光放在本港和內地,「好像你做專業服務,不一定整個工作生涯都在同一個地方,可能會有幾年在亞洲其他地方,不一定留在香港工作,所以港人要為此做好預備。」

梁繼昌與在佛山開設Food Lab售賣健康食品的港人合照。(梁繼昌提供)
檢討自資專上教育小組建議,政府可考慮放寛收生限制,以便自資專上院校從大灣區招收非本地學生。(資料圖片/余俊亮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