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老師杜耀明斥無捍衛新聞自由 陳凱欣:15年來用行動實踐

撰文:李偉欣
出版:更新:

被外界指是代表建制派出戰九龍西區補選的陳凱欣,自宣布參選以來,其記者背景既是市民認識她的記號,亦成為圍攻她的缺口。在馬凱工作簽證被拒一事上,連她的前老師、浸大新聞系前助理教授杜耀明,亦公開炮轟她稱事件與新聞自由無關的言論,是為了選舉而無視真相,質疑她「做記者15年為新聞自由做過甚麼」。
一盆冷水打在頭上,陳凱欣接受《香港01》專訪時坦言,面對批評不開心是人之常情,稱尊重別人的意見,但亦希望外界理解和尊重她的想法,駁斥指「新聞自由不是用口講,而是用行動來實踐」,自言在15年的傳媒生涯,她有用行動來捍衛新聞自由。

陳凱欣稱新聞自由並非用口說,而是用行動來實踐,而她當傳媒的15年裡,有用行動來捍衛新聞自由。(張浩維攝)

現年41歲的陳凱欣畢業於浸會大學,大學二年級時在無線新聞部實習,1999年畢業後正式加入無線,主要採訪醫療新聞,期間採訪過伊拉克戰爭、沙士,由前線記者、主播、到採訪主任,一跑便是15個年頭。

陳凱欣在宣傳短片中不時強調記者出身的身份,恰巧的是,在她參選期間發生了香港外國記者會(FCC)副主席、《金融時報》亞洲新聞編輯馬凱(Victor Mallet)工作簽證被拒續領風波,外界批評是對新聞言論自由的打壓。陳凱欣回應傳媒提問時說「見不到事件與馬凱原來的工作或新聞自由有任何關係」,一語擊起千重浪,連她的前老師、浸大新聞系前助理教授杜耀明亦公開批評她是在說「歪理」,質疑她浪費了15年的工作經驗。

指馬凱簽證被拒與港獨有關 非新聞自由

面對外界質疑,陳凱欣坦言「唔開心一定有」,但她不認為自己說錯話。她說,在馬凱簽證被拒一事上,要思考眼前到底有多少事實,能夠證明與新聞自由有關;相反,外界在猜測這件事時,會把馬凱邀請陳浩天演講拉上關係,「當牽涉到這裡,就不再是新聞自由而是港獨的問題,因為陳浩天屬於民族黨,而保安局已經取締了這個黨,認為是用了不同的方法,去實踐、宣揚和搭建港獨的平台,那麼這件事就是與港獨有關,而非新聞自由」。

陳凱欣強調她十分重視新聞自由,認為這是香港的核心價值之一,當外界輕易就說新聞自由收窄,便會惹起恐慌,「在我就傳媒的經驗,就是不要揣測,清楚了解事實才下判斷,不然香港的核心價值又會被指收窄,那我會覺得很可悲」。

+3

讚近年新聞報道越見多元化

當傳媒的15個年頭,陳凱欣認為新聞自由沒有變差,而她更是用行動來捍衛了新聞自由,「新聞自由不是用口講的,而是用行動實踐……在我當記者、採訪主任的時候,我枝筆寫的是我採訪的內容,報道所看到、聽到的事實,這就是新聞自由。在我做採訪主任時,當同事在採訪時面對困難,我會用我的身份向不同部門反映,保護他們採訪的權利」。至於近年的新聞自由有否轉變,陳凱欣則稱她沒有客觀的數據在手,難以評論,反問記者有否感覺到到新聞自由在下跌,而她感受到的是,近年新聞報道越來越多元化,傳媒行業百花齊放。

由走在街頭最前線的記者、轉跑道入政府做政治助理、從事社企工作,到現在挑戰直選這個擂台,陳凱欣說當中感受最深的是目睹整個議會生態的轉變,對立面越來越嚴重,由立法會蔓延到社會。她舉例,2016年立法會審議醫委會《醫生註冊條例》,當時響起點人數的鐘聲較討論的聲音多,最終得到跨黨派支持的條例卻胎死腹中,「爭拗是需要的,但不應浪費時間去拉布、流會」。她說,希望藉着參選而改善相關情況。

陳凱欣在九龍城寨出生及成長,至中二才搬離九龍城區,兜兜轉轉,現時一家人又搬回該區。 (張浩維攝)
在我當記者、採訪主任的時候,我枝筆寫的是我採訪的內容,報道所看到、聽到的事實,這就是新聞自由。
陳凱欣
陳凱欣說她在民生上的理念不能缺少建制派朋友的支持。(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理念不可缺少建制朋友支持

陳凱欣的政綱大打民生牌,提倡劏房租務管制、改善長者牙科服務及在每區增設社區服務中心等建議;在政治上,自言是無黨派的她則不時被人質疑是建制一員。陳凱欣坦言,在民生議題上的理念應該是不分黨派,但面對這次「單對單」的補選上,要勝出不容易,「我的理念是一定不可以缺少建制派朋友的支持,因為大家都想香港向前進步」,而她更渴望的是打破這個框框,得到來自不同光譜的支持。  

九龍西補選候選人尚有伍廸希、曾麗文、李卓人及馮檢基。

我的理念是一定不可以缺少建制派朋友的支持,因為大家都想香港向前進步。
陳凱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