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西補選】修改議規第二波勢來襲 泛民抗爭緊箍咒再擴大

撰文:吳倬安
出版:更新:

立法會九龍西補選結束,代表建制派出選的陳凱欣擊敗代表民主派的工黨李卓人,令建制、泛民在地區直選的比例,由17比16擴大至18比16,民主派無法重奪分組點票否決權,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建制派修改議事規則、約束民主派抗爭力量的大計將付諸實現,對未來議會生態,甚至整個政治格局影響非少。

陳凱欣以十萬多票成功當選。(余俊亮攝)

食衛局前政治助理陳凱欣以逾萬票之差,擊敗工黨李卓人成功當選。選舉結果不僅令議會多一位女議員,更確立建制派在議會的主導地位。選舉過後,建制、泛民在地區直選的比例由17席對16席,優勢擴大至18席對16席,民主派無法藉補選重奪分組點票否決權。

根據《基本法》規定,政府提交議案予立法會,只需在席議員過半數贊成即獲通過,因此即使泛民重奪否決權,亦無法阻擋《基本法》23條立法。不過對於阻擋修改《議事規則》則十分關鍵。

去年十一月建制派藉分組投票的優勢,提出修改《議事規則》,包括降低法定開會人數、調高提交呈請書門檻、限制提交修訂數目、休會後可隨時復會、進一步限制議員發言、簡化縮短表決程序、限制中止及休會議案等,最終成功通過。

早在補選前,建制派已醞釀修規第二波,設立新懲罰機制,建議以停賽、罰款等罰則,處理議員行為不檢的行為,進一步約束泛民議會抗爭,成為泛民議員抗爭的「緊箍咒」。由於修改《議事規則》以分組點票方式表決,而陳凱欣當選進一步擴大建制在地區直選的優勢,估計修規建議勢必通過。

立法會自2012年起,激進泛民一直運作《議事規則》提出中止待續及休會待續,以及點算法定人數,以拖延會議時間「拉布」,多年來的《財政預算案》因「拉布」拖至最遲6月初才能通過,令政府面對財政懸崖,而部分法案,如版權修訂條例、醫生註冊條例等,更一度被「拉死」。因此經過DQ議員和兩次補選重整議會版魂,建制派和政府在議會內將進入如取如攜的局面。

建制派去年成功修改議事規則。(資料圖片/梁鵬威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