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歐盟駐港大使談香港政制:這是與邊界另一端不同的地方

撰文:彭毅詩
出版:更新:

美國國會轄下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上月發表的報告,要求審視香港作為獨立關稅區的地位,其舉動猶如投下一顆政治炸彈,令部分港人擔心「一國兩制」和「高度自治」的空泛概念亦會直接牽動香港的經濟地位,有商界人士更組團赴美「救火」,聯同當地入口商向美國政府游說。
雖然報告僅屬建議,未見任何進展,但已在國際社會掀起漣漪。《香港01》專訪歐盟駐港澳辦事處主任(大使)卡門‧卡諾,探討這個坐擁28成員國的聯盟如何看香港的政制發展。
曾任歐盟駐華使團副大使的卡諾認為,「一國兩制」和法治在香港仍然運作良好,但馬凱事件已在歐盟官員間引起憂慮。對比起其他中國城市,她相信「一國兩制」一直是香港的優勢,沒人想見到香港變成另一個普通的中國城市,「這是與邊界另一端非常不同的地方」;但若然變成事實,歐盟將會採取與美國不同的外交政策應對。

卡諾表示,沒人想見到香港變成另一個普通的中國城市,「這是與邊界另一端非常不同的地方」。(李澤彤攝)

談到近期涉及「一國兩制」的爭議,非馬凱事件莫屬。這名為香港民族黨陳浩天主持演講的外國記者會前副主席,先遭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促請「重新考慮」舉辦有關講座,後被政府和建制派圍攻,最終更被港府取消延續留港工作簽證。
歐盟非常關注事件,曾兩度發聲明,懷疑政府的決定「出於政治動機」,擔心「令香港的國際地位和對一國兩制的信心承受風險」。負責歐盟港澳事務的卡諾指,聲明是歐盟總部發出,事件在歐盟官員間引起憂慮:「言論和新聞自由是香港DNA一部分,是香港獨有制度,這件事可能破壞香港在海外的形象和對香港制度的信任。」政治和經濟密不可分,卡諾指歐盟商界廣泛討論事件,亦有人對於港府的決定感驚訝,一旦香港的形象受損,不多不少也會影響來自歐盟國家的生意人怎樣看香港。

除了「一國兩制」實施情況,香港的「自我審查」情況亦受歐盟關注。卡諾留意到流亡英國的中國作家馬建在大館活動一度被取消的事件:「馬建在大館的文學活動被取消,幸好最終決定糾正回來,但對我而言,這是非常明顯的自我審查的例子。」她坦言,自我審查在香港並非新鮮事,但自從馬凱事件之後更被擴散開去。
自97香港主權移交,歐盟每年都會發表《香港特別行政區:年度報告》,檢視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政治和經濟,而今年發表的2017年報告指,整體而言「一國兩制」雖然在香港運作良好,但一些問題可能逐漸削弱「一國兩制」,以及影響長遠實施「高度自治」。
卡諾笑言2018年的報告亦未起草,但會繼續在報告中反映香港的政制發展,列明有何事件正挑戰一國兩制。

一國兩制成敗主牢香港命運,倘香港被視為與一個中國普通城市無異,《美國-香港政策法》面臨改變,歐盟又如何呢?卡諾表示自有應對:「無論美國下了甚麼決定,這會是美國的決定,歐盟採取不同的方法和獨立的外交政策。」
曾在內地任歐盟使團副大使的卡諾強調,沒人想看到香港變成一個中國城市,即使對北京而言,香港在中國改革開放40年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將來亦如是。她強調,其他中國城市不能與香港比較:「在香港,我們有超過2000間公司,這是非常開放的市場,很透明,這𥚃有運作良好的反貪機制,你們有法治,這是與邊界另一端非常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