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條例】人民日報指教協鼓吹「反中」 陳馮富珍倡教師需愛國

撰文:沙半山
出版:更新:

《逃犯條例》修訂及警方被指濫權引發近月警民衝突不斷。中國內地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今日(28日)於頭版刊登評論文章,點名指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是鼓吹「反中」、「反政府」的「幫兇」。文章又稱,「香港幼兒園的教材」中有「 『反中』的暗黑童話,引導小朋友仇恨中國、擁護英國,傳遞陰暗扭曲的價值觀」,而「國民教育的長期缺失、教師不負責任的挑唆示範,讓香港青少年……走上街頭甚至濫施暴力」,要求將「師德淪喪的害群之馬」解除教職。
《人民日報》今日又報道,全國政協常委陳馮富珍於政協常委會上指,「香港年輕人變得越來越激進,根源在學校,關鍵在教育,特別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缺失」,建議「將愛國愛港作為教師任職的必備資格……支持愛國愛港教師組織加快發展,不斷提升他們在教育領域的影響力、話語權」。
教育局回覆《香港01》查詢時就表示,特區政府的教育願景是培養青年人成為有質素的新一代,對社會有承擔、具香港情懷、國家觀念和國際視野;教師須為學生營造友愛、尊重、接納、欣賞及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及作為中國人的身份。

《人民日報》網頁截圖。

《人民日報》海外版評論文章以「這樣的香港老師,太毀師德了」為題。文中提到,有香港教師發表針對警察言論,包括中學通識科教師賴得鐘,早前facebook賬號個人資料圖片換成「黑警死全家」,不過文章就誤稱賴的言論是「警察死全家」。

文章形容有關言論是「與教師職業道德倫理相悖」的「狂言」,指「持激進立場的教師」鼓動學生罷課,「將其作為向政府施壓的政治籌碼和犧牲品」。文中又點名炮轟教協副主席葉建源及理事張銳輝,指前者煽動學界「強力表達」政治訴求,後者「縱容亂港分子煽動學生罷課」,批評他們「鼓動老師在校內搞衝突」,「部分持反對派立場的教師參與教材編寫,通過選用偏頗的材料、帶有傾向性的考題角度,抹黑攻擊 『一國兩制』,激化香港與內地矛盾,甚至煽動激進違法行為」。

文中又提到,本港取消中國歷史科為必修科後,新引進的通識教育,「別有用心者卻借以輸出偏激政治觀念」。文章認為,《逃犯條例》修訂風波平息後,「應正視香港教育制度性問題,對通識課程和國民教育糾偏補缺,從機制設置上避免政治黑手伸進校園。打造合格的教師隊伍,從小開始正確培養香港學生的國家觀念,讓愛國愛港教育深入人心」。

陳馮富珍指,「香港年輕人變得越來越激進,根源在學校,關鍵在教育,特別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缺失」。(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人民日報》同日也有報道,引述陳馮富珍在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發言,建議「加強香港教育體系建設」,「牢牢掌握教育主導權,積極推進教育改革;支持校方加強教師隊伍管理,清除害群之馬」,並「加大愛國愛港教師隊伍培養力度」。

教育局回覆《香港01》查詢時就表示,特區政府的教育願景是培養青年人成為有質素的新一代,對社會有承擔、具香港情懷、國家觀念和國際視野。香港是國家一部分,有著血脈相連,不可分割的關係。培育幼兒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是幼稚園教育課程目標之一,而中小學亦訂明「國民身份認同」是香港課程七個學習宗旨之一,「德育及公民教育」一直是學校課程的四個關鍵項目之一,當中包含對國家歷史和發展的認識、國民教育、認識國家《憲法》、《基本法》和「一國兩制」。教育局一直採取多元化措施,包括透過不同科目的內容,如小學的常識科、中學的中國歷史,地理, 生活與社會科、通識教育科等, 以及學生學習活動,如學生內地交流計劃、姊妹學校加強交流合作等,培養學生的國家觀念,讓他們從小開始認識自己國家歷史及文化、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同時,教育局亦加強校長及教師培訓,讓師生全方位認識國情,正確理解由國家《憲法》和《基本法》確立的憲制秩序,以及其如何與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教師須為學生營造友愛、尊重、接納、欣賞及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及作為中國人的身份,學習如何與別人和睦共處,尊重和關愛他人,並展現良好的行為。教師選取的學習材料和設計學習活動時,須配合教育課程的目標、學生的年齡和心智發展、能力和步伐,內容不應帶有偏見或以偏概全。更重要的是,教師需秉持專業態度和操守,以不偏頗的態度和立場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