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新加坡立法阻謠言引發的搶購潮 周浩鼎倡港府堵漏洞

撰文:翟睿敏
出版:更新:

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擴散,各地均陸續出現病例,截至2月15日下午,當中鄰近的新加坡及台灣分別累計有67宗及18宗確診個案,在疫情加上網路傳言的陰霾下,同樣面對搶購口罩及廁紙等的情況。惟兩地配合法例懲治造謠者及由政府出面澄清市場供應如常,搶購潮已見緩和。
反觀香港疫情爆發至今,仍然持續出現各式日用品及防疫用品的搶購潮,政府雖然多次出面澄清供應短缺的謠言,惟市民的恐慌仍然存在。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周浩鼎批評,政府需要作出迅速及不間斷的澄清,亦應透過是次疫情反思,立法管制傳播惡意訊息及假新聞的需要,而非任由漏洞繼續存在。

2月5日,多區超市紙巾、即食麵、米等貨物被市民搶購一空。(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截至2月15日下午,香港累計確診個案達56宗,全城恐慌下不斷出現搶購潮,上至口罩、搓手液等防疫用品,下至廁紙、糧食等日用品均成為搶購目標。當中的原因除了對疫情的恐慌外,亦是因各社交媒體上不斷流傳着物資短缺的資訊,多次有謠言傳出食米及廁紙等供應暫停引起市民搶購,甚至有多個超級市場被搶購一空。

政府多次就搶購潮作出澄清,表明已與主要食品供應商溝通,食品目前供應正常,並沒有來貨不足的問題,呼籲市民毋須擔心,惟搶購情況仍然存在。《彭博》發表的評論文章指香港已出現「失敗國家」的徵兆,政府不能為人民提供保護及基本日常需要,其合法性亦受到質疑,而香港政府在過去數月對抗爭運動處理不善之後,再面臨武漢肺炎疫情,已符合上述大部份特徵。

+1

新加坡發橙色警示引恐慌 李顯龍旋即澄清

《彭博》社評同時以新加坡與香港作比較,新加坡累計確診個案較香港多,惟新加坡有條不紊的情況,與香港的一團糟形成強烈對比。新加坡政府於2月7日提升防疫警戒級別至第二高的橙色,與2003年沙士時期同級,引發市民恐慌,市面隨即出現搶購日用品的人潮。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翌日旋即以馬來語、華語及英語拍攝片段講述疫情,呼籲市民要以平常心對待,不用急着大量囤積生活必需品,讓其他人也有機會購買他們所需要的東西。李顯龍又強調新加坡有足夠的柴米油鹽,廁紙等亦貨源充足,現時需要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只要團結一致便有信心在控制疫情方面取得成功。

+1

此外就網上謠言,新加坡引用「假新聞法」遏止錯誤資訊傳播,包括強制傳媒及社交網站於文章加上「內容含有謊言成分」的政府警告,追究不實報道等。政府又購入520萬個口罩向市民免費分發,目前市面上未見持續搶貨的情況出現。

台灣就不實訊息進行調查 行政院長帶頭發放實時資訊

台灣同樣出現搶購口罩及衛生紙等狀況,調查局假訊息防制中心作出迅速反應,對網上資訊進行調查,發現有中國工廠停工將引發缺貨的不實訊息在社交平台上流傳,已經針對當事人展開調查。根據台灣法例,以傳播工具散布謠言與不實訊息,最多可被判監3年,有一定的阻嚇程度。

行政院院長蘇貞昌亦會每日在facebook專頁上發放有關口罩及衛生紙等的最新資訊,包括呼籲民眾「不要跑去囤一堆衛生紙在家放到發霉」,並直擊台灣的口罩生產情況以安民心。

+1

港府未有立法管制謠言 周浩鼎批束手無策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周浩鼎直言,港府在面對是次疫情謠言四起的情況可謂束手無策,對比新加坡去年基於網上流言可對社會帶來即時傷害,定立「假新聞法」管制社交網絡上的失實消息,香港現時卻未有就此立法,對於澄清有關疫情的流言反應亦較慢,令市民陷入恐慌並衍生搶購潮。周浩鼎自言多年來一直倡議要立法管制刻意造謠及假新聞,政府應透過是次疫情反思立法的需要,下決心研究立法的可行性,而非任由漏洞一直存在。

對於有意見擔心立法會損害香港的言論及新聞自由,周浩鼎表示《基本法》雖賦予有關權利,但同樣須受到法律限制,不可縱容對社會造成傷害的惡意訊息胡亂發布。他又以《誹謗條例》為例,任何人發佈惡意言論或虛假消息,以求惡意中傷或誣蔑他人即屬違法,故利用法律與市民可享的自由之間作平衡的做法合理。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周浩鼎直言,港府在面對是次疫情謠言四起的情況可謂束手無策。(資料圖片)

倡政府設日用品資訊平台 提供有公信力訊息

除了透過立法管制,周浩鼎重申政府應帶頭為防疫用品以至日用品成立資訊平台,邀請各大供應商及零售商定時發放各個貨品種類的供應狀況,為大眾提供具公信力的訊息以安定民心,惟政府考慮到不干預自由市場的原則,一直未有回應此建議。周浩鼎認為在疫情的關鍵時刻,政府有責任肩負發放具公信力訊息的角色,而非無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