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0.5秒生產一個口罩為何仍缺貨?原來還差這一步…

撰文:彭琤琳
出版:更新: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仍在擴散,坊間「口罩荒」的問題始終仍未解決。工信部此前表示,中國生產口罩的速度已經很快,0.5秒就能生產一個。那麼為何口罩供應依舊緊張?
原來,口罩並不是一生產出來就可以供使用,生產後還要經歷解析消毒的標準流程,需要耗時七天至半個月。

口罩製作後要消毒一周至半個月,並不是一生產就可使用。(資料圖片/新華社)

據介紹,醫用口罩採用環氧乙烷(C₂H₄O)滅菌。滅菌後,口罩上會有環氧乙烷殘留,不但刺激呼吸道,還有致癌物,必須通過解析方式,使殘留的環氧乙烷釋放,達到安全含量標準,經檢測合格後才能出廠流入市場。再加上物流環節,到消費者手上會有一個時間差。

除口罩外,醫用繃帶、縫線、手術器具以及諸多不耐高溫仍需消毒的物品,都使用環氧乙烷來消毒。肺炎疫情之下,口罩等醫療器材需求激增,消毒劑環氧乙烷的用量也隨之增長。

有數據顯示,目前內地環氧乙烷的總體產能約470萬噸,但環氧乙烷用於單次使用的無菌醫療消毒器械滅菌劑的用量十分有限,用量佔比不足2%。由於佔比較小,醫療耗材需求量的上升,對原材料價格的抬升十分有限,環氧乙烷的價格一直在低位穩定徘徊。

雖然疫情對於環氧乙烷需求的拉動不明顯,但交通運輸受阻卻令環氧乙烷產業原料進不來、產品出不去。有內地分析師指出,目前環氧乙烷下游產業及終端復工進程緩慢,物流暫未暢通,整體產業鏈供需仍然不暢。

口罩的生產流程主要環節包括:石油—聚丙烯纖維料—無紡布專用料—無紡布—口罩。生產程序上,口罩的自動生產線採用成卷的無紡布,自動切割成口罩的外形,疊壓後焊接耳帶,經過消毒等程序包裝成品。圖為2月11日,重慶工人在車間製作口罩。(新華社)
+3

此外,據中國醫藥集團董事長劉敬楨介紹,口罩看起來做工很簡單,但其實生產流程很複雜:比如說在鼻子位置固定的鋼圈,並不是口罩廠自己生產,而是上游的生產廠配套;掛在耳朵的繩子,也需要其他的協同廠家來配套生產,相當於一條產業鏈。

華西證券發布的研究報告也指出,從整體來看,醫用口罩生產技術壁壘不高,主要瓶頸在於醫用資質和原材料供應。醫用外科口罩需要的原材料包括無紡布、熔噴布、濾材、環氧乙烷滅菌、紙塑包裝材料、耳帶等,原材料準時供應和人員到位是決定目前產能恢復率的重要因素。

富士康集團旗下工業富聯近日在集團龍華園區首次導入口罩生產線。(富士康公眾號)

根據「天眼查」數據,以工商註冊變更信息為標準,今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國超過3,000間企業經營範圍新增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醫療器械」等業務。上汽通用五菱汽車、富士康等企業近日已分別設置口罩生產線,中國石化也在其銷售終端增加了醫療器械類別。

分析指,在解決原材料供應之前,加入「跨界」的企業在生產條件就一定的優勢,比如車企、食品廠、紙尿褲廠等自身生產車間便為無塵車間。而在原材料上,以車企為例,生產口罩的原材料和汽車隔音棉一致,都是聚丙烯,或許是其能夠迅速加入生產口罩的主要原因。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