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駱惠寧國慶日訪劏房戶 符號意義強烈 對港意義深遠

撰文:沙半山
出版:更新:

今日是中秋節,亦是國慶日,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在官方國慶活動後的首個「公開行程」,不是參加政商宴會,而是落區探訪劏房戶和長者,其隱含的政治符號意義十分強烈,倘扣應香港當前政治形勢發展及經濟民生的深層次矛盾問題,這個「探劏房戶」的姿態更可謂對港意義深遠。

前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在2015年和2017年亦曾落區探訪,分別到安老院向長者拜年和探訪社企餐館,為「明哥」陳灼明送上親筆「為善最樂」字畫。(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香港中聯辦主任「落區」探訪基層,不是沒有見過,只是出現在今日的特定時空下,意味來得格外深刻。

2015年2月,時任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探訪東華三院余振強紀念護理安老院,向長者拜年送「福袋」,並瞭解香港慈善機構提供養老護理服務的情況。2017年8月,中聯辦一連兩日在網頁發布張曉明落區消息,分別是探訪社企餐館「北河同行」,並為老闆「明哥」陳灼明送上親筆「為善最樂」字畫,以及探望2010年青海玉樹大地震中,重返災區孤兒院救人期間不幸犧牲的香港義工黃福榮的遺屬,跟他們談起關於黃福榮等事情。張曉明的這幾次落區,不能說只為「做騷」,但看不到甚麼特定時代現實意義,充其量就是想帶出「中聯辦主任不再離地萬丈」的意涵而已。相比之下,駱惠寧在香港經歷修例風波「劫難」後(今年二月大型示威衝突退潮起計)首個國慶日探劏房戶,時代意涵強烈得多,政治訊息亦清晰得多。

香港民生當前最嚴峻的問題是住房問題。(資料圖片)

除了抗疫,香港民生當前最嚴峻的問題是甚麼?就是住房問題。而這亦是香港深層次矛盾的核心所心,政治動盪民心噪動的根源所在。

2010年時任總理溫家寶提到的香港五大深層次矛盾,其中一點是改善民生;至2011年時任港澳辦主任王光亞訪港時更公開警告,房屋問題若處理不當,會演化成政治問題,敦促曾蔭權政府要加倍敏感和關注,想出一些措施解決市民的住房困難,他其後訪問澳門時,更特意盛讚澳門政府處理房屋問題進展較香港快。香港樓市扭曲畸型,無殼蝸牛遍地開花,惡化成民怨累積的根源、政治動盪的痼疾,北京早已看到,並公開提出警告,但由曾蔭權政府到今日林鄭內閣,十年以來依然未見顯著改善,甚至見不到扭轉的曙光,住屋難的黑暗隧道恍如已成了十八層地獄的無限輪迴,永不見盡頭。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到訪港島和九龍地區,探望老人家和劏房戶,向他們送上中秋月餅和防疫物資。(中聯辦圖片)

駱惠寧在國慶之日,選擇探訪劏房戶,政治指向非常明顯,就是這個問題必須關注,曲線敦促港府解決香港人住房問題。如果林鄭內閣還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難道真的要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後訪港時去看望劏房戶,港府官員才明瞭中央的想法和關注所在?

進一步推想,駱惠寧在訪問片段中沒有說甚麼,但此行意義重大,暗示意味十分濃烈,亦可反映中央對港局勢的關注已經明確擴闊,「止暴制亂」後的對港工作不止於政治,更在於民生。

早前有傳北京有意借「桂山島計劃」助香港一把,方向是將香港部分大型公共設施如赤柱監獄、壁屋監獄、貨櫃碼頭、棕地廢車場等搬往島上,「騰籠換鳥」以騰出的香港土地建屋。研究計劃最終是否成事仍屬未知之數,但北京要求港府設法盡快舒緩港人住屋問題,「口諭」早已寫在牆上,且看林鄭政府在新一份施政報告有何回應?

▼回顧中聯辦主任駱惠寧上任後工作▼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