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回應司法改革 張舉能:上訴庭處理量刑更有效 相信香港有法治

撰文:周禮希 吳倬安 林劍
出版:更新: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今日(11日)宣誓就職,他下午主持2021年度法律年度開啟典禮,隨後出席記者會回應傳媒提問,被問及國安法、司法改革等議題。

市民對法治信心損? 張舉能:希望你是錯

被問到如何修補公眾對法治的信心,他稱:「我希望你(記者)係錯(法治信心下降)喇,我希望唔係㗎。」他續指:「我又唔知道啲調查係點、民意係點、或者唔知你問邊個。」但他強調無論市民對法治信心下跌、上升或維持不變,司法機構的責任和使命,就是盡最大努力維護香港法治、維護司法機構獨立和公正性,維護基本法中保障的各種基本權利。

新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余俊亮攝)

回應國安法 張官:香港法庭身經百戰

【19:30】有記者問到,國安法容許一些案件在內地審訊,是否擔心這不能保障香港人安全。張官指,國安法有案件在正在處理,不評論個別條文,但國安法已根據基本法成為香港法律一部分,司法機構一向只講法律理據。他明白到,國安法是內地訂的法律,與香港的法例未必完全一致,但這沒有問題,因為香港的普通法法庭「身經百戰」,對於了解不同法律都有不同案例。

有記者追問國安法容許將港人移送內地問題,張官指,明白市民對國安法有關注,但不會評論具體條文。

對於政治壓力,張官表示「政治壓力」,只是眾多壓力其中一種,他個人會對法官提出的建議,是聚焦在自己處理中的案件、法律原則、控辯雙方的陳詞等,不要受其他方面的壓力影響。

對於海外非常任法官問題,張官表示行政長官確實有權力指定國安法法官,但重要的是,只有法官能夠審理案件,《基本法》第92條有列明。司法人員都是經《基本法》第104條宣誓,這是他們妥善履行法官職責的最好保證。

稱「欣賞」有人提量刑委員會建議

【19:38】張舉能被問及有關量刑委員會,他指有人提出量刑委員會是其有原因,「唔會係無端端有人咁講㗎嘛」,指正因社會有部份人士看到有部份案件時,認為量刑唔適合,一些判得重一點、有些判得輕一點,因此感到混亂,這是絕對能夠理解的,又稱欣賞有人提出這個建議。

他認為,刑量委員會的出發點是為了解決法院在處理關於社會事件案件的量刑情況,他反問若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應想想要設一個新的量刑委員會,「要整樣嘢人哋有,我哋無嘅?」抑或單純能夠修改司法機構處理的手法,就能夠較少爭議地處理這個問題。

張舉能強調,香港是行使普通法的地區,不論量刑委員會是如何設立,委員會決定的權威性,不可能與上訴法庭的判詞相比,又重申上級法院作出的判決,對下級法院而言具權威性和約束力。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監誓下,作出司法誓言。

【19:16】指「三權分立」太政治拒評

有記者問到三權分立問題,是否因為政治化而不再談及。張舉能指,政治化的議題他不適合評論,但強調《基本法》第2、19、85條,提到香港有獨立司法權,獨立行使司法權判案。所有工作都有壓力,這是法官的工作一部分,判決結果當然不可能令所有人開心,有批評是在所難免。

有關量刑指引,張舉能指,上訴法庭的角色是就判刑提出指導、指引,上訴庭在此有重要角色。上級法院在判詞中,會提到如何處理同類案件,這對下級法院有約束力,而現有上訴機制及量刑指引更有效。司法改革方面,他自己也很關心,希望盡快回應社會訴求,歡迎所有有建設性的建議,他們會考慮社會人士意見,並適時公布。

對於國安法實施後有海外非常任法官請辭,張官表示自國安法生效後,有很多上訴案亦有海外非常任法官參與,有遙距聆訊、有親身參與。

法官要求戴黃色口罩人士離庭 張舉能:香港是自由社會

有關「法治已死」說法,他指社會人士不喜歡一些判決,有感而嘆、有情緒可以理解,但他絕對相信香港是有法治社會,包括四方面: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公開透明;司法獨立;保障人的基本權利。

對於區域法院今早審理反修例案件時,法官練錦鴻要求戴黃色口罩的人離庭,張官指不評個別案件做法,但法官審案時有很大酌情權,確保公平公正審訊,考慮有很多。關於穿什麼衣服、戴什麼顏色口罩,他指香港是自由社會,完全沒有問題。

張舉能。(余俊亮攝)

回應量刑委員會建議 張:上訴庭處理更有效

【18:49】張舉能在記者會主動回應社會要求設立量刑委員會的建議,指量刑是司法職能的重要一環,有關由法官獨立履行,在普通法制的角度之下,上訴法院處理上訴和審刑覆核的時候,已擔任重要的角色,就是負責糾正下級法院的錯誤,並消除下級法院之間判決或者判刑之間的差距,發出具權威性的量刑指導。

張舉能指,社會提出量刑委員會的建議,也是因應下級法院在最近日子就社會事件有關案件若干量刑決定所提出。張舉能強調,訂定權威性和有約束力的量刑指導及消除各下級法院之間判刑差異,藉著上訴和審刑覆核,認為是更有效和更常規的方法,又指上訴法庭如今已經一共處理了不少於八宗社會事件有關的案件的判刑覆核,並就這類案件發出重要量刑的指引和指導,這些量刑指導對所有下級法院具有約束力。

張舉能表示,法院十分重視處理針對法官行為的投訴機制,自從去年開始,法院已經採取措施,將廣受關注的投訴個案的調查結果理由,上載至司法機構網站,鑒於投訴處理機制受到公眾關注,同時上一次檢討有關機制的時間已是2016年,故司法機構將會就機制進行檢討,藉此進一步提高機制透明度和問責性,在檢討過程中,將會考慮公眾的意見。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左)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監誓下,作出司法誓言。(政府新聞處)

【18:39】張舉能在開場發言時提到,對香港而言,2020年是特殊、艱難的一年,他感激司法機構同事不辭勞苦地應對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相關的案件,他特別提到有關高等法院司法覆核案件及批出覆核許可申請的數量。他指前年批出覆核許可數量的確增加,但當中原因是完全因有關免遣返酷刑聲請的司法覆核許可申請增加。

他續指,有關免遣返聲請覆核申請數目,由2016年的60宗,增至2019年的3700宗。至於其他類別的覆核案件,在過去五年批出許可申請案件,一直每年維持在160宗左右。

馬道立退休前記者會,對主要提問回應(詳看下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