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到訪環保署多區回收設施 冀培養大眾綠色生活習慣

撰文:陳綽嵐
出版:更新: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及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早(27日)到訪荔枝窩,了解鄉郊辦在統籌保育鄉郊計劃及促進偏遠鄉郊的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工作,其後亦到訪多個環保署及其承辦商的回收設施。
林鄭月娥說表示,今個月兩次到訪環保署轄下不同的回收設施,見到部門透過創新及善用科技,提升市民的減廢意識,擴大社區回收網絡和地區回收服務。她相信近年一系列的措施可以「落地生根」,加強鼓勵社區乾淨回收,培養大眾的綠色生活習慣,亦有助實現《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中的願景,協助香港於2050年前邁向碳中和。

林鄭月娥到訪荔枝窩期間曾視察附近的小型工程,政府指,鄉郊保育資助計劃自2019年底至今年2月為止,共批出17個項目,與荔枝窩及附近村落有關的項目共佔7個,涉及的資助金額共約3,300萬元。

林鄭月娥表示,在《2020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政府會因應鄉郊環境的特殊性質和局限,為鄉郊地區的旅館與食肆制訂一套發牌規定及相關程序指引,各有關部門會支持和配合鄉郊辦的相關工作,以活化村落,以及促進生態旅遊。鄉郊保育資助計劃亦推展多元及創新的保育項目或活動,同時可以創造更多綠色就業機會。

2019年廢玻璃容器收集量約2.1萬公噸 按年增加六成

離開荔枝窩後,林鄭月娥在黃錦星的陪同下分別負責九龍區廢玻璃容器收集及處理服務的承辦商,回收玻璃的服務展開後,2018年廢玻璃容器的收集量超過1.3萬公噸,較2017年相關的自願性回收計劃的收集量增加逾六成。而2019年的收集量約2.1萬公噸,較2018年進一步增加接近六成。在全港設置的玻璃容器回收點亦有顯著增長,由2018年初有關服務開始時約2,000個,倍增至現時約4,000個。

林鄭月娥期後到訪負責東區及觀塘廢塑膠回收先導計劃的承辦商,參觀塑膠回收設施。截至今年1月,兩區分別有約156及144個屋苑、大廈等處所登記先導計劃服務,分別覆蓋東區和觀塘約47%及73%的人口,總回收量分別約為360公噸及85公噸。

東區、大角咀、屯門推出智能回收系統先導計劃

林鄭行程的最後一站為環保署在屯門的回收環保站「綠在屯門」,內設智能回收箱和逆向自動售貨機(入樽機,即膠樽回收機)。環保署人員向林鄭月娥介紹智能回收系統先導計劃,在計劃下,港九新界共三處社區回收設施「綠在東區」、「綠在大角咀」及「綠在屯門」,分別設置智能回收系統,系統備有感應器作出滿溢提示、可24小時全天候運作、自動測量及記錄回收物重量和自動儲存回收獎賞積分。智能回收系統亦可根據大數據分析,為社區及個人提供更合適的教育、推廣及服務,市民在入樽機回收一個塑膠飲料容器可獲即時回贈金額,亦可選擇將回贈金額捐給指定的慈善機構。

回收基金諮詢委員會主席郭振華亦有參與林鄭月娥及黃錦星視察回收設施的行程。回收基金於2015年成立,旨在推動回收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而諮詢委員會就有關回收基金整體管理及操作的事宜向政府提出建議。林鄭月娥表示,欣悉回收基金自成立以來已批出1,670個申請,資助金額約6億元,涉及廢紙、塑膠、金屬、木材、廚餘等不同種類的回收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