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林鄭透露選委會社福界調組 變相進一步壓縮泛民版圖

撰文:周禮希
出版:更新:

全國人大全體會議下午通過有關改革本港選舉制度的《決定》,當中規定選委會由現時四大界別改為五大界別,以往屬第三界別的社福界更「消失」於草案字眼中。特首林鄭月娥傍晚在記者會回應提到時,透露社福界作為一種專業,相信會被人大常委會改調至第二界別的專業界別之內。
由於有傳日後參選立法會須同時在五大界別取得提名,倘林鄭所言成真,原本屬泛民「重鎮」並在第三界別坐擁60席的社福界,被遷至本來就有大量泛民選委的第二界別,其結果很可能就是進一步壓縮泛民在選委會的議席數目及勢力版圖,變相令他們更難取得足夠提名「入閘」。此外,第二界別一向每小組只有30席,當社福界「調組」後,在選委會的議席可能會大減。

林鄭月娥表示,相信人大常委會將把社福界放到第二屆別的專業界別。(余俊亮攝)

記者會上,林鄭被問及人大《決定》上為何未有提及社會福利界。她回應指,社福界屬於專業,故相信人大常委會會把社福界放到第二屆別的專業界別。

目前社福界在現屆選委會上屬於第三界別,同樣坐擁60席的界別還包括漁農界、勞工界、「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與及宗教界,當中宗教界毋須選舉產生。

一旦林鄭所言屬實,就會出現一個結果——泛民在選委會內的席位數目及政治版圖會被進一步削弱。首先,現時社福界的席位有60席,全數由民主派奪得,一旦「調組」至第二界別,由於界別內的其他小組別如法律界、工程界等都只有30席,社福界未必能維持60席。

再者,民主派倘派人參選特首,須在五大界別各取得15個提名,如長期由民主派主導的社福界留在第三界別,可成泛民參選人爭取第三界別提名的「橋頭堡」,但如今集中在第二界別,泛民又少一個有把握的界別。換言之,選舉改制後,泛民只在第二界別的專業界別有把握取得足夠提名票。

除了參選特首,改制後泛民參選立法會也難度大增,尤其據傳日後參選立法會也可能需要在五大界別各取得足夠提名,情況與參選特首一樣。

第三界別「基層」意思未明

根據人大通過的決定提及,「選舉委員會由工商、金融界,專業界,基層、勞工和宗教等界,立法會議員、地區組織代表等界,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政協委員和有關全國性團體香港成員的代表界等五個界別共1500名委員組成」。按標點符號分類,選委會新的第一界別為「工商、金融界」,第二界別為「專業界」,第三界別為「基層、勞工和宗教等界」,第四界別是「立法會議員、地區組織代表等界」,與及由港區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全國性團體香港成員組成的第五界別。

選舉委員會界別改變▼▼▼

與現時相比,第三界別的形容沒有了「漁農界」及「體演文出界」,卻多了「基層」的名字。可以推測,基層的形容並非指特定組織,因為本港協助基層的組織全在於社福界內,而長年被建制人士壟斷的「漁農界」,則有機會以「基層」之名留在第三界別,繼續保有60議席。

第四界別不見區議會 增地區組織代表

另外,一直有傳將被取締的「港九各區議會」及「新界各區議會」原本屬第四界別,以往與人大、政協及立法會等歸於同一界別。新的第四界別稱為「立法會議員、地區組織代表等界」,至於「地區組織代表」所指何物,至今未明。而人大、政協等則撥至新增的第五界別,並加入全國性組織香港成員,料將成為建制派在選委會的「新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