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炳良:新選制下泛民仍有生存空間 民主黨應思考是否永不參選

撰文:周禮希
出版:更新:

北京主動出手改革香港選舉制度,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教授、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表示,「忠誠反對派」只是代表願意接受體制的反對派,不代表事事贊成中央或特區政府。他認為,改制後泛民仍有生存空間,因為政府始終要想方法吸納民情,泛民進入制度對政府而言更是好事,否則或會再走到街頭。
至於民主黨是否應該參選,曾是民主黨成員的張炳良指,泛民不少派別已表示不參選,民主黨在黨內、黨外都有很大壓力,不排除最終不參選。不過他認為,民主黨作為香港歷史較長的政黨,應思考一旦不選,是今次不選,還是日後一直不參選?如果不參選,為何要組黨?

張炳良:新加坡亦重視反對意見

張炳良在商台節目《政好星期天》受訪指,泛民在新選舉制度下仍有生存空間,因為從社會動態的角度考慮,社會一定要有所表達,「即使沒有選舉制度的政府,都要想方法吸納民情」。他指,本港大概六成人支持非建制派,當中相當比例認同傳統泛民黨派,而有泛民進入議會對政府而言都是好事。

張炳良認為,如何處理異見是很大挑戰,因為政策永不可能人人支持,他以新加坡為例,指開國領導人李光耀為了保障其人民行動黨長期執政,需要長期檢視每次選舉有何失利之處,當沒有反對黨時更要委任非該黨的人,作一定制衡;現任總理李顯龍更安排了官方反對黨,強調他們不會忽略反對意見。

自從改制的框架出現後,社會不少聲音形容日後加入的反對派,只能是「忠誠反對派」。張炳良認為,「忠誠」應只是代表接受體制,在「愛國者原則」下接受即可,認為不需要就「忠誠」兩字演繹太多。

選委會議員如何牽制行政機關屬未知數

至於立法會加入40席選委會界別,張炳良認為,未必會造成「一言堂」,料這些新人未來反映甚麼利益、如何牽制行政機關仍是未知數。他解釋,「愛國者治港」是中央推動選舉改制堅持的原則,但認為這不是透過選舉辦法執行,而是資格審查的部分,故立法會選委會界別的組成應有其他考慮。

全世界公務員都因循 不應把問題歸因公僕

近期建制派不時批評公務員體制,張炳良說,不會太簡單地想問題,指全世界的公務員處事亦是如此,即使在民主制度下選出的班子領導下面,亦需要公務員執行秩序,達致「有一定秩序、一定前進」,認為公務員制度本身相當因循,要看到它有一定限制,但不應把所有問題都歸因公務員。

他又提到,當自己身為局長時,會思考自己憑甚麼成為局長,而上班首日就指出自己只問兩個問題,「why(為何)」及「why not(何不)」,只要他被說服就會按着建議處理。他強調局長與公務員間有爭議不是問題,沒有爭議可能才是問題,視乎大家有沒有互相欣賞,處事是否為社會公益。

有市民在維園足球場前被警員包圍。(資料圖片)

不認為有法例禁悼念六四 信推動民主中國沒違法

另外,日前六四維園燭光集會被禁止,張炳良認為看不到法例不准悼念六四,「當然政治上,中央可能有官員認為過了那麼多年應該放下,但今次限聚指的是防疫」。不過他指,支聯會五大綱的「結束一黨專政」,似乎是假設現時有「一黨專政」,但實際上中共現時並非如此,所以2018年時任中聯辦主任王志民亦稱之為「偽命題」。他相信,如果只是推動「民主中國」沒有違法,但稱這只是他個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