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偉下台.分析︱遲來的高官問責 林鄭總算「做對」了一回

撰文:文維廣
出版:更新:

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因捲入「洪門宴」派對風波而離任,是自2012年發展局前局長麥齊光以來,首位直接因醜聞而下台的政府問責官員。徐英偉的「落鑊」,源於在疫情爆發之際,作為抗疫主要官員無視政府最高層警告,出席大型社交聚會,除下口罩「滿場飛」並長時間逗留,損害特區政府管治威信及抗疫工作。單就今次事件而言,特首林鄭月娥「雷厲風行、手起刀落」的處理方式,值得肯定。

問責制為人詬病

林鄭月娥在事件爆出之際,立即召開記者會表明嚴辦,並點名對徐英偉「尤其失望」,隨後回應記者提問時表明事件絕對不會不了了之。相信經歷修例風波和新冠疫情的香港人,很久沒有見過政府有如此「勇於問責」的一面。至少在今次事件中,特區政府處理高官自身操守問題,不會採取雙重標準,未有「做壞規矩」。

主要官員問責制實行20年,成效為人詬病之處在於,雖然理論上官員要為個人行為及施政失誤負責,但實行下來欠缺客觀準則。過去香港發生諸多政治風波及爭議事件,當中很多都涉及政府決策失誤,但真正問責下台者寥寥可數,不免令公眾生疑:到底問責制是否已名存實亡?

這次事件亦告誡所有香港管治者,包括特首、問責官員、立法會議員,在新政治形勢下不可抱持僥倖心態,要有最基本的自我道德約束,雖然過去反對派已被清除,但別以為無人制衡,犯錯後就可以躲過公眾監察。

官員違規罪加一等 自行辭任顯基本負責精神

今次捲入「洪門宴」事件的誠然並不止徐英偉,至少涉及15位政府官員以及20名立法會議員;事發當天(1月3日)政府並未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參加宴會本身也未必違法。但作為政府抗疫主要官員、香港的管治者,理應有比常人更高的道德自覺,這是最基本的政治邏輯。

再加上,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早在去年12月31日已公開呼籲避免出席大型社交活動;行政會議成員李國章更向《香港01》透露,林鄭在事發當日早會,已向官員溫馨提示指「唔好周圍走」,徐英偉連政府高層的呼籲都無視,屬罪加一等。事實上,林鄭今日在記者會亦提到,徐英偉在宴會逗留接近兩小時,沒有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並涉嫌違反佩戴口罩的防疫規定。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反覆,政府多次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市民日常生活大受影響,民間自然對嚴厲的防疫措施心生疑竇。如果政府定下的防疫政策,官員自己都當「耳邊風」,憑何說服公眾服從安排?因此違規的官員負上後果,是「最低消費」,維護政府防疫政策的最基本權威。天下政府管治,離不開一句合法性(legitimacy),管治者的「身教」比起任何的「解說」、法律規範都更具說服力。

公道而言,徐英偉今次是主動辭任,顯示他犯下嚴重錯誤後願意承擔責任,總算是負責任的表現,可以接受。自《港區國安法》及完善選舉制度後,中央政府之強勢作風亦值得稱許,香港仍有很多問題建立機制解決,期望一眾管治者可引以為誡,拾修例風波後被重創的管治威信,為日後推動良政善治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