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偉辭職︱放風追薪惹議 前區議員幸災樂禍 民主黨指心存僥倖

撰文:林劍
出版:更新:

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因在「洪門宴」派對事件中,長時間出席且無戴口罩,今日(31日)主動辭任局長一職,是風波中首名離任的官員。徐英偉在任局長期間,主理過抗疫、地區行政等不同範疇工作,其中一個惹起民主派批評的「政績」,在於去年政府「放風」DQ追薪,觸發逾200名區議員請辭。
徐英偉辭任消息一公布,有多名民主派前區議員於社交網落井下石,有人嘲道:「乜你都要辭職呀?咁啱呀?」不過亦有人坦言,換走一個徐英偉對現時的政治大局影響有限,頂多是讓大家出回一口氣。
民主黨主席羅健熙認為,徐英偉辭任局長是「遲來的辭職」,質疑他心存僥倖。

被指「出口術」嚇走民主派

前年民主派於區議會選舉大勝後,區議會與政府關係緊張,政府先後用多種行政方式「架空」區議會。立法會去年5月通過《2021年公職(參選及任職)(雜項修訂)條例草案》後,區議員必須依法宣誓,若觸及「負面清單」者或喪失資格。

7月初,有政府消息傳出,指宣誓的區議員如曾參與民主派初選、曾借出議辦作初選票站或擔任工作人員、曾簽署「墨落無悔」聲明等,將會失去資格兼被追討上任以來一切薪津,涉款可能每人逾百萬元;若區議員在被DQ前主動辭職,當局會將個案「凍結」,不會追討薪津。該消息對民主派區議員製造壓力,導致逾200名區議員請辭,惟官方對此說法一直不置可否。連同宣誓後離任的50名區議員,現時區議會超過300席懸空。

最終政府對於被裁定宣誓無效的區議員,並未如傳聞所指般追討一切薪酬,而是逐個個案審視;至於已辭職的區議員,也有人被追收部分開支,個案並無「凍結」。政界廣泛相信,「出口術」一事與民政事務局有關。不過徐英偉其後回應事件時,僅表示「我都不知道為何他們(區議員)會辭職」、「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也不驚」。徐英偉同年11月接受傳媒訪問時又稱,「其實好多嘢經常變」。

對建制派來說,政府「兵不血刃」去除反對派區議員,固然稱讚為「高招」,但此舉在民主派陣營中,非議甚大,如民主黨主席羅健熙質疑,政府聲稱「假資訊為害社會」,自身卻利用假資訊達到政治目的(誘使區議員辭任),著實諷刺;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指,政府為了減少大規模DQ區議員的震盪,刻意放風製造心理壓力誘使區議員自行辭任,形容此舉「卑鄙」。

▼15名出席官員「下場」一覽▼

+10

羅健熙:口頭警告兩官員懲處過輕

徐英偉辭任消息一出,多名民主派前區議員在社交網落井下石。於「放風事件」前已辭任的沙田前區議員黃文萱,於社交網嘲笑道:「咦局長,乜你都要辭職呀?咁啱呀?」風波中未有辭任,到去年10月因健康理由辭任的元朗前區議員張秀賢,於社交網簡單寫道「歲晚收爐」。

於「放風」期間辭任南區區議會主席及區議員的羅健熙表示,這是「遲來的辭職」,形容徐英偉心存僥倖,於事發一個月後、調查報告發表在即,避無可避下才被迫辭職,已損害政府管治威信。對於當局口頭警告發展局局長政治助理馮英倫及創新辦副總監馮浩賢,民主黨認為懲處過輕,相信不符市民要求,會給公眾有偏袒的觀感。

李傲然:換人難有關鍵影響

在「大辭職日」中辭任的油尖旺前區議員李傲然表示,最直觀感受是「善惡到頭終有報」,指2020年初疫情第一波爆發,大部份民主派區議員與居民一同做好防疫,但政府之後「打完齋唔要和尚」,將大部份區議員掃出門外。他稱,徐英偉當日「迫到大家辭職」,令區議會瓦解,到今日自己黯然離場,只能說是幫大家出回一口氣。

李傲然認為,區議會席位大量懸空,對公民社會、地區行政造成的傷害已無法挽回,換走一個徐英偉不會帶來什麼關鍵影響。

余德寶稱「最好消息」:林鄭處理「輕手」

油尖旺區議會前副主席余德寶同樣於「大辭職日」中辭任區議員。他向《香港01》記者表示,當日有大量區議員辭任,徐英偉作為主管地區行政的官員,本身就有責任了解原因、澄清不實謠言,但最後沒有這樣做,更說不關自己的事。「今日他自己下台,某程度上是過年前最好的消息,幫市民出了一口氣。」他又指,徐英偉主理封區期間,有一些行政上的混亂失誤,所以不單單前區議員,可能部分受影響居民都會對徐有所微言。

不過余德寶亦指,林鄭是次未有直接要求徐離任,而是由他自行「體面地」辭任,某程度上也是一種「冷處理」,最後仍可以讚他「勇於承擔」,加上有十多名官員沒有受罰,認為林鄭已經處理得十分「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