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半山手記|香港瀕臨「武漢」 必須八方支援 全面檢測刻不容緩

撰文:沙半山
出版:更新:

踏入虎年,香港疫情如狼似虎,變種病毒Omicron如猛虎出籠殺入社區,屯門、沙田、深水埗等成重災區,昨日(7日)一天內全港新增614宗確診個案,創爆疫以來新高,並有逾600宗初步確診,疫禍大有一發不可收拾之勢。在恐慌心理下,各區檢測站大排長龍,部份連鎖店的快速檢測套裝缺貨,《香港01》記者更直擊超市的蔬菜雪櫃和貨架空空如也,付款櫃枱前的購物籃內許多全是蔬菜。此情此景,不禁令沙半山憶起,80年代中英談判期間,市民到超市搶購大米一幕!狀況之嚴峻,民眾之憂恐,可見一斑!

「追落後」舉措難止咳 「超前」部署靠大規模檢測入手

面對如決堤般的疫情擴散,特區政府招架乏力,就算最快今日公布新一輪防疫措施,包括擴大關閉處所例如理髮店、進一步收緊食肆人數等,都是治理疫情的「追落後」舉措(Behind the curve),莫說藥到病除,連止咳都未必得。然而,若要做出疫情「超前」(Ahead the curve)部署,便須從大規模檢測入手,再加上大數據追蹤,否則要化解當前之危局,只能靠運氣!

新冠病毒疫情大爆發,2月7日中環愛丁堡廣場的檢測點排長龍。(歐嘉樂攝)

須知,短期內香港每日檢測量充其量只能升至20萬,月底才達30萬,要解決740萬人(十八區),確實杯水車薪,特別是當前疫情,正每日以幾何級數跳升,惟香港只得5至6間檢測公司,就算再加人工亦無法招聘更多人手,即使只針對當前五大重點疫區,都無能為力。而廣東一省能迅速支援來港也不過一二千人,不能說沒有幫助,但要成功控制疫情,實在不容樂觀。

複製武漢治疫模式 是集結超強大人力資源最快路徑

歸根究柢,我們整天擔心做不到全民檢測(或大規模檢測),除了相信全民檢測必須配合「禁足令」之外,有沒有非常強大的檢測力量,正是關鍵之一。沙半山斗膽大力呼籲,香港此時必須向全國招手,倘若各省尚有檢測人手,可告騰出,盼火速赴香江協助檢測。事緣香港疫情已瀨臨失控邊緣,有點像武漢「翻版」,如要力挽狂瀾,最直接的方法就複製武漢的治疫路徑,由全國其他疫情未算嚴重的省份派員支援,積沙成塔,眾志成城,在極短時間內集結超強大的人力和醫療設施資源,與疫魔奮力一戰。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與內地血濃於水,為何武漢可以,香港不可以?

為應付龐大檢測需求,政府在馬鞍山體育館重設「火眼實驗室」。(羅君豪攝)

陳凱欣倡劃區檢測 實施類似「紅碼」和「橙碼」制度

事實上,這個各省援港抗疫方案,並非沙半山獨創,連日來便有政黨及立法會議員提出請求中央支援,再做一次全民檢測,起碼也應盡快進行分區檢測。民建聯昨日便致函特首林鄭月娥,指出本港採樣及化驗能力難以在短時間內提升,火眼實驗室2月底才投入服務,恐怕未能趕及查找及堵截目前的傳播鏈,建議港府即時請求中央派員支援本港抗疫,特別是向本港調派採樣及化驗人員。

曾任食物及衞生局政治助理的立法會選委界議員陳凱欣更認為,政府應按風險劃定區域,進行全民檢測,「比如說一個深水埗,最高風險的核心區域就禁足,次高風險就出示陰性證明才可出門,每家人外出人數設限,像內地健康碼的『紅碼』和『橙碼』。」

至於密度方面,陳凱欣表示,根據其他地區應對Omicron的經驗,每人7日做3次檢測已可找出大部份確診者,並在空曠地方設置檢測站,妥善分流檢測防止再出現像葵涌邨的交叉感染情況。

彩雲邨是第五波疫情重災區之一,早前大年初一仍有大批市民在彩雲社區中心檢測站排隊等候做檢測。(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抗疫如救火,刻不容緩,正如醫學界警告,倘再無新治疫良策,染疫人數將山洪爆發式飆升,屆時一切便為時已晚。如果不想虎年變「苦年」,港府一眾高官是否應聽取民意,認真考慮請求中央支援、全國各省馳援香港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