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25年︱梁振英料移民大量回流 反對派選民逾半:花工夫講清楚

撰文:林劍
出版:更新:

香港回歸25周年在即,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接受報章訪問時指,《基本法》初衷之一是讓港人生活方式得以保持,「馬照跑,舞照跳」,認為香港始終是個經濟城市,但回歸後卻變成政治城市。他亦預料近年移居海外的人士,將來會大量回港。

有人割裂香港內地 要向反對派選民講清楚

梁振英接受《星島日報》訪問指,八十年代末任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長期間,落區時市民問的第一條問題都是:「1997年7月1日回歸時,我們用什麼銀紙買第一份早餐?」當時大家關注的都是經濟民生,沒什麼人講政治。不過,情況回歸後出現轉變,大型社會運動時有發生,例如反國民教育、爭取普選等,甚至有人提出港獨。他認為由八十年代中英談判,以至九七回歸至今,四十年時間似乎無人將《基本法》初衷、香港與中央及國家的關係講清楚,最終被人扭曲。

梁振英重提其任特首期間的「佔中」事件,指過去有人「去中央化」,不接受中央的任命權,這不符合《基本法》及香港政治制度設計的初心。他指有人利用香港的特殊性,引導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人與內地割裂,「佔中」及「黑暴」期間暴露出相關問題。

質疑移民子女回港升學、治病、攞錢

此外,梁振英再次質疑近年移居到其他國家的港人是否真「移民」,因為沒有人將香港身份證交回,可能這些「移居」者,都是先到外地適應一下,看看精神生活、物質生活上是否寫意,若否便會回港。他說,不排除有人有需要時會送子女回港讀大學、政府派錢時拿錢、大病時使用香港醫療資源治病。他甚至預計,近年移居到外國的人有相當大比例將來會回港。

梁指,過去立法會選舉有約五、六成選民投反對派,反映這群市民的政治傾向,香港社會內部不能長期有如此矛盾,因此未來有相當多的工作要做,包括向這些市民講清楚「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初心、《基本法》規定「高度自治」不是完全自治、特首選舉候選人由提名委員會提名而非公民提名等;政府亦要在民生政策上有作為,讓他們在香港有發展空間。

讚社交平台很好用 不少讀者來自兩岸、歐美

梁振英離任後仍然活躍於社交媒體,常在fb帳戶發表政見、狙擊民主派及其他不同意見人士。他回應指,社交媒體是很好用的平台,如果對事物有看法,特別與自身經歷相關,如《基本法》起草、《基本法》初衷、「一國兩制」的本質等,都有需要發表意見。

他又透露,每天早上會看兩份台灣報紙,以及兩份國際報紙,比較香港與其他地方,再寫文分享予讀者,透露當中不少讀者來自香港以外,如東南亞、中國內地、台灣、西方國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