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團結香港基金提三方向 理順土地房屋供應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團結香港基金認為,《施政報告》勾畫了清晰的供應藍圖,也定下不少進取的目標,顯示政府解決香港土地房屋這個老大難問題的決心。團結香金提出三方面建議,希望有助土地房屋供應更快更順暢。

北部都會區大規模發現,但當中不少棕地都有業務經營者。(資料圖片)

棕地建屋 須處理現有經營者重置

《施政報告》指,新界現有的約1,600公頃棕地當中,超過一半會陸續轉化爲房屋及其他用途。團結香港基金在《01論壇》撰文,指棕地上有不少貿易、物流業和其他行業的後勤用地,因此重置棕地營運者將是實現土地供應的先決條件。他們認為,雖然政府明年起將在元朗和洪水橋推出首批土地讓私人市場興建多層工廈,並於地契條款要求撥出若干樓面以低於市場租金租予受影響的棕地作業者,但在設計上也要顧及各類棕地營運者的不同需要。

團結香港基金建議,政府應訂立一個系統性的安置計劃,並為棕地作業者提供支援協助其升級轉型,並設立專門法定機構,負責制定整全的政策框架和推動物流等策略行業的發展。

新交通基建走線 應考慮土地經濟潛力

第二項是交通基建,團結香港基金指,新界南北交通已經飽和,新的「三條主要幹道及三條策略鐵路」將能分流已發展地區的交通,疏導容量已經或即將飽和的路段,並支持北部都會區的發展。

團結香港基金提出,新交通基建的走線仍可探討,認為需要充份考慮可以釋放多少土地潛力,包括經濟活動增加、提升賣地收益,和加大運輸基建服務周邊範圍的發展密度等。

洪水橋是其中一個發展要點。(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倡政策優惠推動私人參建居屋

至於房屋供應方面,團結香港基金歡迎「私人發展商參與興建資助房屋先導計劃」,認為可多管齊一止增加公營房屋供應。文章指,過往不少私人參建居屋都廣受市場歡迎,希望是次計劃能在地價及基建等提供更多政策鼓勵,以提高對私人發展商的吸引力,例如房協所發展的資助房屋,政府只會收取三分之一地價。

相關文章:

團結香港基金|《施政報告》務實可取 完善細節助力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