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來稿】由首置上車盤到全民置業:好計劃藏着壞效應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陳穎柱

林鄭《施政報告》以首置計劃為招牌亮點,《施政報告》公布前造足勢,公布後儘管沒細節,不過期票一張,但吸睛效果依然很強。首置計劃最重要在於承載的訊息,即政府完善置業階梯,是由市民安居(包括租與置)轉向鼓勵市民置業的新政策取向,首置背後理念可以說是藉由置業階梯,引導邁向全民置業目標。

新房屋政策取向顯示,政府縱然不是要徹底甩掉公屋(公租房)包袱,也希望將公屋的承擔責任減到最低。公屋開發與保養投入,始終蠶食財政保障網,如果實現全民置業,財政也就少了這個漏水洞。

全民置業不是好事嗎?家家置業當然好。都說「此心安處是我家」,反過來是沒有家何來心安,自有房就是家的物質形式。於是增加市民的香港歸屬感、安居樂業幸福感,是家家置業的強力功能,足夠成為冠冕堂皇的理由。雖然政府實現計劃要付出財政成本,但至少收穫兩大好處:一是有助地產生意,可延續土地財政的最後盛宴;二是有利按揭生意,能繼續保有金融業活力。有此兩項,即使創新科技發展慢未成氣候,香港的持續發展不至太跌宕。

保守估計,本港置業家庭供樓負擔比率已很高,起碼佔家庭收入一半,而且供款一孭二十年。(視覺中國)

然而,由首置到全民置業,好計劃藏着壞效應。

所謂置業大家知道,極少家庭能像內地土豪一次過付清樓款,置業不過是上車,意味着背負上一大筆債務。保守估計,本港置業家庭供樓負擔比率已很高,起碼佔家庭收入一半,而且供款一孭二十年。可以想像,當每個置業家庭都背負重債,對社會整體消費力將產生重大殺傷。香港沒有工農產業,就是消費服務型城市,經濟動力若倚重遊客消費,不能不說是嚴重內傷。正因如此,家家置業對經濟的負影響將相當深遠。

有分析認為,林鄭全民置業的理念傳承,來自首任特首董建華政府的「八萬五」政策思維。即使兩者有相同出發點,因時機形成的差異還是有的,首置現今起步點樓價已高過董治時代很多,供樓的債務絕對值高很多,因而風險也極高。由此推論,如果說現時本港樓價泡沫化,那麼,未來全民置業推動起來,釋放購買力,可望減低泡沫風險,由市民築起的置業鏈,可望承托維穩樓價。然而代價是市民貧困化,不利香港經濟內生動力,況且居住水平(人均家居面積)看齊第三世界,亦肯定有損香港形象。

事實上,首置計劃要兌現政策目標,尚且困難重重,林鄭描繪的全民置業香港夢也虛無縹渺。據政府統計,本港貧窮人口高達132萬,幾近佔總人口的五分一,他們的收入不及總體人口平均收入的一半。在一段相當長時期,這群體要在社會福利安全網下生存。就算情況比這132萬好些的,在貧困線上掙扎也為數不少,亦未必有置業能力。

數據提醒我們,社會確確實實存在着一個貧困階梯,總有不少人無能力置業。若政府推出優惠,誘導催谷無能力置業的人上車,讓他們背負樓債,只會是一種加害。很明顯,政府要搭起置業階梯,必要拆掉貧困階梯,才能讓市民邁向香港夢。要拆掉貧困階梯,不是比搭起置階要難得多嗎?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