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又加價 做市民世界

撰文:關焯照
出版:更新:
追通脹、成本升、已有一段時間沒有加價、交通擠塞引致的士司機無法「走多幾轉」等等…的士團體為申請加價已絞盡腦汁,準備「做市民世界」…《香港道路交通擠塞研究報告》指出…的士是構成這幾條主要道路擠塞的罪魁禍首…(交諮會)投訴數字反映一個事實,的士司機的服務質素在過去幾年變得越來越差…的士行業已到達千瘡百孔的階段…的士司機、的士團體(例如的士車主商會、大型的士車行) 和政府均要負上責任。
關焯照
政府建議引入3個的士專營權。(資料圖片)

市區和新界47個的士團體提出加價,加價理由包括:追通脹、成本升、已有一段時間沒有加價、交通擠塞引致的士司機無法「走多幾轉」等等。至於加價形式也花樣百出,例如加起標價、跳標價和行李費。但最有趣的是提出在停車時,將每60秒跳錶一次,改為每45秒跳錶一次,以增加的士司機收入。總而言之,的士團體為申請加價已絞盡腦汁,準備「做市民世界」。

以「交通擠塞」為由加價 理據牽強

筆者認為今次的士團體申請加價的理據十分牽强,尤其是以「交通擠塞」引致的士司機做少了生意,所以採用減少每次跳錶時間來增加收入。當筆者聽到這理由後差不多笑死,因為這變相告訴市民,除了的士外,所有在路面行駛的交通工具,均要為交通擠塞負上責任,這明顯是强辭奪理,肯定不會令市民接受。

2014年12月公布的 《香港道路交通擠塞研究報告》指出,在早上繁忙時段,的士佔港島其中兩條主要道路(金鐘道和干諾道中)的車輛組合比重最高(見表一),而在另一條主要道路夏愨道的比重則第二高。從這些結果來看,的士也是構成這幾條主要道路擠塞的罪魁禍首

表一:4條港島主要道路早上繁忙時間的車輛組合(2013年)

在過去10多年, 筆者每天出外都是以的士代步,所以相當了解的士行業的運作。現時的士行業的最大問題是,不少司機的服務質素遠遠低於可以接受的水平,這亦直接拖累整個的士行業的形象。如果要明白的士司機的服務水平,大家可從交通投訴組的年報得到答案。

表二展示在2005及2014年期間關於的士服務投訴的數字。從這表,大家清楚看見投訴個案明顯增加,由2005年的6,227宗上升至2014年的10,060宗,升幅高達六成二。在同期,的士平均每天的乘客人次則由2005年的102.6萬,下降至2014年的97.3萬。

表二:關於的士服務投訴數字(2005及2014年)

投訴大幅上升 成本下跌反加價

至於投訴分類,「濫收車資」和「拒載」在這期間分別上升了215% 和169%,而「駕駛行為不當」和「舉止無禮和不守規矩」則分別上升45%和31%。以上的投訴數字反映一個事實,的士司機的服務質素在過去幾年變得越來越差,若以這種每況愈下的服務質素來衡量加價的合理性,筆者相信市民的心中已有答案了。

今次的士加價最令筆者反感的是專用石油氣價格在2014年曾高見 6元以上1公升,但現時卻跌至低於3元1公升,對的士司機來説,氣價成本已下降不少。一位的士司機朋友在幾個月前曾告訴筆者,專用石油氣價格急跌令他每天在石油氣支出節省了80至100元。假若朋友平均每個月工作25天,他的收入便上升了二千多元。然而,根據報章報道,的士團體提出的其中一個加價理由是成本上升,但考慮主要的成本──專用石油氣價格──在過去20多個月大跌,究竟的士的營運成本是升是跌?爭取加價的的士團體是需要作出詳盡交代,否則,所謂成本上升只是謊言。

其實的士行業已到達千瘡百孔的階段,的士司機的服務質素差劣已是共識,但部分的士團體不斷在幕後搞搞震也令市民討厭,而政府沒有盡力改善的士行業發展亦是一大問題。現在的士行業變得如此不堪,的士司機、的士團體(例如的士車主商會、大型的士車行) 和政府均要負上責任。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