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專頁、假來電、假情人年騙65億「全民反詐大測試」拆解騙案手法

撰文:蔡浩騰
出版:更新:

騙案急升|近年,各式騙案數字由 2016 年佔香港整體罪案大約一成,增加至現時差不多每三宗罪案,就有一宗是騙案,於去年就導致超過65億的損失。不少人可能會認為自己唔會受騙,但騙徒往往都最懂得利用人類的恐懼與貪心,瞬間騙走市民的財產。

香港目前常見 4 大騙案手法

【1】假冒官員電話騙案

電話騙案可謂近年最常見的騙案之一,騙徒會先以預錄語音致電市民,聲稱為速遞公司/銀行/政府部門或其他機構等,然後要求市民按鍵選擇收聽語音。

當市民按下收聽指令後,會被轉駁至假冒的內地執法人員,騙徒會聲稱市民在内地犯法,為洗脫嫌疑,需要市民提供個人資料,甚至繳納保證金,在過程中還可能會要求市民下載應用程式,或到偽冒網站輸入銀行帳戶號碼及密碼,市民最終會被轉走戶口內所有存款。

【2】網戀投資騙案

騙徒扮成「高富帥」透過社交媒體或交友程式向市民搭訕,繼而自稱是投資達人,並向市民展示自己生活無憂的相片,以降低市民的戒心。

其後騙徒會施以甜言蜜語,令市民以為自己是網上情人後,便游說市民下載一些虛假的投資應用程式,並聲稱可提供內幕投資貼士。騙徒又會要求市民將投資金額存入騙徒提供的個人銀行戶口或電子錢包。

最初,市民或者會從投資獲得少量利潤,使其放下戒心,但當市民加大投資金額後,發現根本不能取回投資金額和利潤,才驚覺受騙。

【3】刷單賺佣求職騙案

騙徒會先於社交媒體刊登招聘「點讚員」或「下單員」廣告,以「在家工作」、「彈性工作時間」和「不需學歷經驗」等字眼作招徠,當求職者上釣後,他們會在社交媒體為求職者「面試」,要求求職者在網購平台上將貨品放入購物車,再將購物車的截圖傳送給騙徒。

完成後,騙徒會指示求職者將購物款項存入指定的個人銀行賬戶,而非該網購平台的公司賬戶。騙徒承諾求職者在任務完成後可獲退回購物金額,並按金額抽佣;在交易初期,騙徒會兌現承諾,令求職者信以為真,墊支更多金錢以作更大額的購物,但騙徒最後在取得款項後就會逃之夭夭。

【4】網購騙案

騙徒在社交平台或二手買賣網站貼文或開設專頁出售商品,而商品的價錢一般比市價低,或以「特別優惠」/「限購」/「外地代購」等字眼吸引買家。在收到購買查詢後,騙徒會要求買家透過銀行轉帳、轉數快或儲值支付工具先付款,之後才會送貨。然而當買家付款後,騙徒便會失去聯絡。

周街掃 QR Code 送機票?原來是「全民反詐大測試」

過去兩星期,大家於線上、線下都會發現一些引人注目嘅廣告,用不同著數,例如「免費送日本機票」等噱頭,吸引大家掃瞄 QR Code 或者點擊連結,但連結內卻是一個防騙宣傳網站,其實這正是反詐騙協調中心的「全民反詐大測試」其中一個環節。

+3

在反詐騙協調中心最新的防騙宣傳網站(www.I-Got-U.org)中,將會有簡短影片拆解以上 4 種香港常見的騙案手法,同時會有簡單問答,只需細心觀看防騙小貼士短片後答中一條簡單問題,即可獲發領取紀念品 QR Code 一個。

憑該QR Code,於2022年12月1日至12月3日期間,親身前往其中一個換領點,即可換領爆谷或口罩一份。

但當然如果見到街上/網上有非常吸引的優惠/廣告,想知可不可信?各位市民亦可以上守網者防騙視伏器cyberdefender.hk查一查;如懷疑受騙,立即致電 18222 防騙易熱線問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