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鐧】電影狄仁傑手中兵器 真身是古代中國的破甲兵器

撰文:衛爾良
出版:更新:
左邊兩柄是鐧,右邊兩柄是鞭。(網上圖片)

鞭與鐧在兵器史上可以算是小輩,因為其他兵器如刀、槍、劍、戟,追溯其歷史本源的話,都可以上追至夏商周三代;但在上古時期的兵器史中,鞭與鐧並不存在,甚至不是專指兵器。今天武備志跟大家說說,兵器——「硬鞭」和「鐧」。

 

「殺手鐧」?「撒手鐧」?

大家經常聽見的「殺手鐧」或「撒手鐧」,則源自古代戰場中,當士兵的主武器無法制敵,甚至被打掉而身陷險境時,一方抽出鐵鐧對敵將予以致命一擊。後引指為「扭轉局勢的最後手段」。亦有另一個說法指,撤手鐧是「小說中搏鬥時出其不意地用鐧投殺敵人的絕招」,但依鞭鐧的重量,要擲中敵人似乎並不大可行。

在清代小說《說唐演義全傳》第二十七回中,便出現「華公義馬頭相握馬尾,舉戟望叔寶後心便刺,叔寶左手把槍反在背後往上一架,扭回身一銅打去,把公義的頭都打得不見了,跌下馬來。這個名為『殺手鐧』。」這裡描述的是「打去」,而非「投去」。

又如《說岳全傳》第四十八回中,岳飛奉命率兵征討綠林好漢楊再興,卻戰他不下,因而悶悶不樂。伏在案上,朦朧睡去,夢中想到:「這個是楊家槍,只有殺手鐧可以勝得」。最後,岳飛再戰楊再興,「左手持槍便刺,再興忙把槍桿架住,不提防岳爺右手將銀鐧在再興背上輕輕這一捺,再興坐不住鞍轎,跌下馬來」。這裡用的是「捺」,亦非投。

 

鞭鐧的起源與分別:

這裡指的鞭是指金屬制的「硬鞭」,而非長條狀的「軟鞭」。「鞭」在上古的本意是指皮質的鞭子,如《左傳.宣公十五年》有「雖鞭之長,不及馬腹」。而「鐧」則指當時車軸上的鐵條,用以減少輻與轂之間的摩擦,如《吳子.治兵》有「膏鐧有餘,則車輕人」。可見鞭鐧二字在最初都並非專指兵器。

有傳硬鞭的出現源於驅車策馬,為免馬鞭與束馬的繩子相互糾纏,故作硬鞭。最早有關「鐵鞭」文字記錄見於五代,1053年由歐陽修編撰的《新五代史.安重榮傳》有「又使人為大鐵鞭以獻,誑其民曰:『鞭有神,指人,人輒死。』號『鐵鞭郎君』,出則以為前驅。」的記載。

雖則鞭鐧皆為金屬棍棒類無刃武器,但按種類而言,鐧只是硬鞭的其中一種。兩者的最大分別在於:鞭形狀自如而像竹節,鐧則有四棱。鞭鐧皆可單雙使用,但有言道「鐧多雙用」。從外型設計而言,「鞭的節」與「鐧的棱」同樣都把打擊面縮至最少,令打擊力更加集中,以破壞對方的兵器,或是隔著甲冑擊傷對手。

 

(圖片來自:VCG)

在電影中出現的「亢龍鐧」,既有四棱鐧身,但同時亦有竹節設計,外型卻跟傳統史實的鞭鐧有所出入。與其說是「鐧」,更像是鞭鐧的混合體。

鐵鞭、鐵簡,兩色。鞭其形,大小長短,隨人力所勝用之。人有作四棱者,謂之鐵簡,言方棱似簡形,皆鞭類也。
《武經總要・前集卷十三》

 

鞭鐧的應用情況:

在軍事用途上,鞭鐧兵器盛行於唐末兩宋,那時正值重甲兵裝時代。面對厚實的裝甲,一般斬劈兵器無能為力之際,分量以打擊為主的鞭鐧便嶄露頭角。鞭鐧能在長時間作戰,跟其他利刃相比耗損較少,跟沉重的戰錘、骨朵、大斧相比也更能靈活揮動。
 

有時亦會見到門神尉遲恭使鞭,秦叔寶使鐧。(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jr9kil)

由於鞭鐧重量沉重,不便靈活揮舞,所以在戰場上多用於騎兵,透過騎乘打擊,往往能夠隔著甲冑使人重傷,或是把敵人擊至落馬。正如《武備要略》中所言,單刀可敵無甲之兵,難敵堅甲之兵,而鞭能克之。在宋代,不少宋朝及外族將領都善使鞭鐧,例如有王繼勛、王珪、呼延贊、張玉、任福等。但及至明代火器開始普及後,破甲的重任便日漸落入攻擊距離遠、威力強大的火器手上,鞭鐧便逐漸失去戰場上的價值。

蔡莫派中的六合雙鐧。

 

外國仿製的鐧,透過縮窄鐧身直徑、加深鐧身溝坑,最大化減輕鐧的重量,令用者更易操控。另外,它們亦把鐧端造成尖刺型,為揮擊為主的鐧加入刺擊能力。

 

雖然鞭鐧消失在戰場之上,但它們並沒有因此消亡,反而落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民間演練的兵器之一。時至今日,雙鐧仍是陳氏太極的雙器械套路之一,以打、壓、砸、擋、戳等鐧法為主,揉合鐧法與陳氏太極拳而成。

雖則鞭鐧造型上跟鐵棒相似,但由於重量比正常刀劍重,重心離手柄較遠,難以作出靈活操控。因此在實際應用時,手法跟刀劍截然不同。

 

實則在現實世界中,防具的演變跟武術的發展息息相關,亦對兵器的發展及兵器的技術應用不無影響。有機興趣可點擊以下連結,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