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與香港武打電影

撰文:來稿文章
出版:更新:
(網上圖片)

作者:賴家俊

文章經武備志團隊編輯

 

有東方荷里活之稱的香港,以武打片聞名於世,連正宗的荷里活也要向香港取經學拍武打片。香港武打片得以輝煌發亮,除了因為半世紀以來人才輩出,中國傳統京劇亦對早年香港打片影響甚深。京劇在動作設計、戲劇形式和人才培育方面,均對港產片帶來不可磨滅的貢獻。

京劇又名「平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前身為徽劇。大約在十九世紀中期,融合了漢劇,並吸收了原在京師一帶流行的秦腔、崑曲,而流行於北京一帶的戲曲。京劇有一句常用術語「四功五法」,常中「四功」為唱、做、唸、打。「唱」指歌唱、「唸」指帶音樂性唸白、「做」指舞蹈化形體動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動作。有別於南方流行粵劇的武打(南派),南派武打更為「硬橋硬馬」,一如南方武術一樣,以短打為主,講求步法穩重;對比京劇武打(北派)特式,北派講求瀟灑快捷,動作大開大合,在舞台上有較大的動作變換,在視覺效果上更為奪目。

然而,香港地處南海之濱,本為廣東省一隅,理應受南派粵劇影響為主,為何反而由京劇影響了港產武打片?首先,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大量北方資本家南下香港,連帶為他們提供消費娛樂的京劇戲班也跟著南下到香港。例如京劇名武生于占元(1905-1997)和武旦粉菊花(1900-1994)便相繼來港,將京劇文化帶來香港。

洪金寶當年跟于占元師傅學京劇(網上圖片)
袁小田(網上圖片)

其次,五十年代,粵劇界亦出現「薛馬爭雄」局面,薛覺先(1904-1956)、馬師曾(1900-1964)分別帶動粵劇改革。例如薛覺先在上海期間受京劇啟發,回港後於1937年請來京劇武生袁小田(1912-1979),在粵劇中指導北派武打場面,開啟北派武打特點融入粵劇先河。而袁小田及後亦多次參與五六十年代的武打片,例如1949年第一套由關德興主演的《黃飛鴻》電影,便有他的演出。

 

早年武打場面源自大戲

先有1931年國民政府禁拍武俠片,後有中國政權更迭,令大量南北武師南來,造就武打片興盛。香港五六十年代,當時武打片主題多為:

繼承中國武打片故事、述說少林五祖的故事神怪武俠電影,最出名如《如來神掌》由香港發揚光大的黃飛鴻劇目改編自香港流行武俠小說,有關金庸、梁羽生的劇目

但不論劇種如何,當年武打演員多為戲行出身。例如專演黃飛鴻的關德興(1905-1996),本為粵劇武生,他本來習白鶴,不懂洪拳怕打不出洪拳神髓,當年還找了洪拳林世榮弟子劉湛(?-1963,著名武打演員劉家良、劉家榮父親)擔任武術指導,並飾演戲中林世榮一角;女星如于素秋(1928-2017),父親便是京劇武生于占元,出身京劇世家。

關德興(網上圖片)

其他打星如林蛟(1923-2009,曾習北派武術)、關海山(1925-2006,曾習南北兩派武術)均出身戲班旦生,他們加上如北派打星任燕、鄔麗珠(1907-1978)和石堅(1913-2009)這些未經戲班而習武的演員,成為五六十年代武打電影的骨幹。當年武打片受大戲影響甚深,所以後來武打導演張徹(1923-2003)曾說,當年「武打又幾乎全仗傳統粵劇中的所謂”龍虎武師”,動作幾乎同戲台上一樣。」

踏入七十年代,新派武俠電影興起,武打場面擺脫五六十年代的戲台對打模式,並引入西方拍攝手法,但京劇元素仍影響這時期的武打片。例如據張徹所指出,胡金銓導演因對京劇有濃厚興趣,所以他拍的打鬥場面受京劇影響很大,他也拍過京劇的折子戲《三岔口》,戲中角色原型根本來於唱武丑。張徹更表示早年自己拍的古裝片,動作仍是以京劇動作為原型,只是改了五六十年代那種一成不變的套路。而武打片踏入七十年代,開始出現以少林及民初題材,直至李小龍出現,武打片才走出之前古裝武俠片的京劇武打味道。

京劇武打元素雖然在港產片中日漸式微,但京劇的戲班師徒制,卻為香港培育了大量武打人材。以于占元戲班為例,他旗下的七小福,培育了洪金寶、成龍、元彪和元華等叱吒香港影壇至今武打的巨星,由他們衍生的洪家班、成家班,成為八九十年代香港打片台前幕後中流砥柱。又如京劇武生袁小田,他的兒子袁和平、袁祥仁和袁信義等,在香港創立袁家班,還將香港拍攝武打片技術帶去荷里活。女旦粉菊花,門下弟子如董瑋、鍾發、惠天賜(1957-2012)、楊盼盼、林正英(1952-1997),亦是香港八十年代輝煌甚盛的打星,當中如董瑋更是現在香港重要武術指導(執導《十月圍城》、《一個人的武林》、《湄公河行動》)。

董瑋(圖左)和洪金寶(網上圖片)

回顧昔日武打人材,除了李小龍外,甚少西方文化背景。國粹戲班對港產片的影響雖然已大不如前,但香港能拍出好的武打片,我們需對這文化的根加以認識。

 

參考書目:

張徹《回顧香港電影三十年》。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987。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武備志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