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南北螳螂拳:歷史交織下的巧合

撰文:李開泰
出版:更新:

中國武術素有南北之分,就算是以相同的理念作根基,也可能展現出大相徑庭的風格,螳螂拳便是其中一例。

自上世紀初,北螳螂拳開始流入廣東地區,而南螳螂拳則繼續在南方紮根。雙方在香港等地相會並存,卻始終保留著涇渭分明的技術特色。究竟南北螳螂拳有甚麼分別?它們同用「螳螂」作為核心意象,是純屬巧合,還是有跡可尋?


山東螳螂拳
要解答上述問題,自然要清楚兩者間的歷史源流。一般而言,北方螳螂拳奉山東即墨人王朗為祖,但有關王朗的生卒年份卻依然尚待考證。民間就出現過三個截然不同的說法,分別為五代年間、宋末元初,以及明末清初,其中尤以明末清初一說流傳最廣。

據聞王朗本學藝於嵩山少林寺,後來因為少林寺被康熙帝派兵剿平,王朗遂與同門逃遁到山東嶗山寺。某日王朗在樹林見到螳螂捕食的姿態,便將之融合到自己所學,再兼取猿猴的矯健步法,乃至其他北派武術如通臂、太祖、鴛鴦腿等,最終創出了擅長埋身短打的螳螂拳。

基於王朗半生都在嶗山活動,又可能懷有反清情緒,故有部分人推敲他就是嶗山華嚴寺第二代方丈、曾經帶領農民起義的山東棲霞人于七。當然此說同樣需要進一步論證,但可以肯定的是,北螳螂拳確實是出自山東一帶,至今仍然在當地傳習者眾。

隨時間發展,北螳螂亦衍生了不同流派,包括七星螳螂、太極梅花螳螂六合螳螂等。它們各有獨特的技法,但某些基本的手法卻是一致,如勾、摟、刁、採等。另外,一些經典套路如崩步、八肘等,則為七星螳螂及太極梅花螳螂所共有:

南方螳螂拳
南方的螳螂拳則集中在東江一帶,屬客家拳種。按香港的周家螳螂拳傳人李天來介紹,南螳螂拳本出自福建少林寺,始祖為清乾隆末年的廣東興寧客藉人周亞南。他幼時患上嚴重胃病,後得福建少林高僧禪隱大師治癒,便隨之前往少林寺並擔任炊頭一職。由於寺內僧人習武成風,周亞南亦有兼習武術。數年後,周亞南在樹林看到螳螂與相思雀拚鬥,因而受到啟發,創出了一套嶄新的拳術,也就是後來被定名的「周家螳螂拳」,又名「周家教」或「南螳螂拳」(客家人傳統上會將流派稱作「教」,詳見《語言與武術》一文)。

及至清末,周家螳螂拳傳人劉瑞(又名劉水)來到香港授徒,自此南螳螂拳就流入香港:

(港台節目《修行》便曾經介紹過周家螳螂拳在香港的傳承)

對比起北螳螂拳,南螳螂拳主要是學習螳螂捕食時的速度,同時它亦繼承了傳統南拳的技法。故此南螳螂拳的基本套路中便有一套「三步箭」,不論名字或打法都與「南拳三戰」極其相似:

(周家螳螂拳的三步箭,透過壓縮背肌及胸腔,讓身體產生出爆發力,即「驚彈力」)


一個時代 兩種路向
從上文的資料可見,無論由歷史到技法,南北螳螂拳之間俱無太大交集,倒像是處在一種平行狀態。但正如文首提到的問題:如果它們南轅北徹,為何又會共同用上「螳螂」這個意象?究竟「螳螂」是否就屬一個巧合的符號?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一個地方,那便是少林寺。

過去【武備志】便曾數次提到,福建少林寺並不存在於史實,而是屬於洪門等反清會黨的創作(詳見《洪門 洪拳 天地會》一文)。另一方面,在明清之際,窩山少林寺的武風也遠沒有唐宋年間盛行,康熙火燒少林寺的故事更屬子虛烏有(康熙四十三年時,康熙帝還曾親筆為少林寺題名)。故此,幾乎可以肯定南北螳螂拳的源流都是由後人杜撰,最主要是想借少林寺的傳說,煽動反清情緒。

至於在打法方面,南北螳螂拳的技法雖然大異其趣,但它們的戰術特色卻都在於貼身短打。甚至有種說法指,王朗當初研究螳螂技法,就是為了對付身型高大的師兄單通(一說為單通乃山東武人,曾與王朗決鬥)。而李天來師傅亦曾提到,南螳螂拳的特色為「多用短手、少長打、一步多手」。

有理由相信,南北螳螂拳的早期習者,都曾或多或少地參與過民間的反清活動。因此它們都借用了少林寺的傳說,去維系門內的凝聚力。而螳螂短打的習性,便正好切中了他們當時對抗清軍的「戰略需要」,故此便同以螳螂作為意象符號。

南北兩派雖無交集,但時代環境卻使他們用螳螂遙相呼應;螳螂,未必就是純屬巧合。


結語
當然,這些論點全屬推敲,如有不足還望讀者見諒。本文真正的主旨,是希望藉著南北螳螂的歷史研究,闡明一個道理,即武術並不是一件神秘玄奧的東西,只要在相似的環境底下,自然就會有相似的武術理念。或換一個說法:沒有流派是零舍不同,世界上總會有人思考著同樣的技法或戰略。

另一方面,我們也不應該忘記,縱使是出發點相同,但每個流派乃至每個人都可能會走出一條完全不同的路徑。這就是武術的樂趣,亦再次說明了互相學習的重要性。這就是南北螳螂拳的一大啟示。

 

主要參考資料:

麥勁生。2016年。《止戈為武:中華武術在香江》。香港:三聯。

明周、中華國術總會。2014年。《香港武林》。香港:明報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