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與武術:由嶺南拳系說起

撰文:李開泰
出版:更新:

每個民族或群體,都總是透過某種特定的語言,去傳承自身的文化和信仰。企圖將語言的差異全然消滅,不僅是一種文化霸權,也使後人再難了解各種文化的真實內涵。

今天【武備志】便嘗試以嶺南拳系為例,淺論一下不同拳種與其地方語言之間的密切關係。


嶺南尚武

從歷史的角度來講,「嶺南」的概念一直處於變動狀態。起初嶺南泛指五嶺之南以及越南北部的地區,而按現在的行政劃分則專指廣東、廣西及海南三省。不過這種政治性的地理觀點,其實很難解釋清楚嶺南文化的實際傳播程度。至少現時不屬於廣東省的福建地區,在武術上就同屬嶺南拳系。故此要研究嶺南拳術的源流,就必須明白這些拳種在歷史間的相似性。

首先粵東山區及及沿海區域的發展,很大程度都得益於清代閩南人口的遷徒,所以汕頭、海陸豐的「福佬」文化,實質上是閩南文化的延伸,兩者共享著相似的社會基礎。

而另一個對嶺南文化影響更為深遠的因素,則是客家群體的出現。早在宋元年間,就有大量北方人口遷移到福建丘陵地區,此後再逐由閩南及湖南南部,遷居至粵東、粵北,並廷伸到惠州等地。這批客家群體一方面使得各個華南地區的社會日趨同化,另一方面則激化了原居民與客家人之間的族群衝突,形成了多次「土客鬥爭」。正是這些大規模的械鬥事件,促成了客家拳術的興起,並成為了嶺南拳系內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最後,在明代的抗倭戰爭中,名將戚繼光與俞大猶都曾經在福州、泉州等地駐兵,而俞大猶本人更是祖籍福建晉江。他們在練兵之際,就吸收了很多閩粵地區的武術技法,爾後又復將自身的練武經驗傳授予當地拳師,大大豐富了嶺南拳系的內容(其中一例便為俞大猶所撰的《劍經》)。

 

共祖分流:語言與技法

綜上所述,整個嶺南拳系其實是一個由閩、客文化及戰爭所促成的特殊體系。即閩南文化不斷向粵東等地擴散,而客家移民及軍人則進一步將整個嶺南地區的社會氛圍連成一體。但與此同時,這些移民又跟當地的族群發生嚴重矛盾,甚至在客家群體內部亦可能經常進行械鬥。這種既融合又分裂的社會狀態,也許就是造成嶺南拳系「共祖分流」的原因之一。

現在問題是:究竟如何分辨不同流派間的異同?除了本身的技術原因外,語言似乎亦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視角。

以南螳螂拳為例,當中較為著名的兩個流派「朱家教」及「周家教」,便都用了「教」來指稱流派的意思。蓋因客家人對門派的意識素來薄弱,很多拳師都會用姓名來稱呼自己所習練的拳術,再以一個「教」字以茲識別。所以從「教」這個用字當中,便能知道這個流派確實同屬客家拳系,而且極有可能同出一源。

至於在潮汕地區流傳的「南枝拳」,則有一個名曰「枝手」的手形,與廣東洪拳經典的「指手」如出一轍。事實上枝手的讀音,亦跟指手非常類似。有理由相信,某些福建拳種的技法曾藉由移民由閩南傳到了珠三角地區,影響了洪拳的發展。所以指手或許確實取材自枝手,而指手則屬枝手的諧音。

這種透過讀音和詞組的分析,還可以細緻得看出同系拳種之間的差異。例如白鶴拳建著名套路「三戰」,便與南螳螂的「三步箭」及珠三角地區的「三展」讀音相似,三者顯然是同出一脈。但若從動作上再作考究的話,則似乎讀音更相似於三戰的三步箭,比三展更貼近三戰的原型。

上面第一條視頻為李剛師傅的白鶴三戰,而下面則為周家螳螂的三步箭,兩者的手法和步型都相當類似。至於下文的三展拳法,雖然俱有逼橋和胸腹吞吐的動作,但卻出現了四平馬、弓步等架子較大的馬步,與三戰及三步箭明顯不同:

語言並不兒戲
這種語言與技法相扣連的特徵,不僅反映出這些流派之間共用著一套相近的武術系統,同時也反證出一個重要信息:即語言是扣連著這批移民群體的重要紐帶,正是透過著這種特殊的語言結構,他們方能衍生出相應的族群意識,並以此為基礎發展出一套與他人相區別的武術體系。

故此正如文首所述,語言不但是傳承技藝的一種工具,還包含著一個群體的文化和價值觀。倘若輕易抹煞掉這些語言體系,那絕對是不尊重前人的歷史。另一方面,正正因為這些技藝帶有強烈的民族色彩,如果後學想要了解清楚其中的所有內涵,就有必要一併學習該民族的語言,否則很容易便會產生誤讀。

事實上,很多國外的國術老師,都會選擇用母語去教導學生某些特定的招式。當年李小龍就是以廣東話,向學生介紹不同的詠春招式。這樣非但不會影響雙方的交流,反可以使雙方更趨尊重,同時亦不教詠春拳失真。

這種文化精神實在值得社會各界,特別是為政者深思。


主要參考資料:
明周、中華國術總會。2014年。《香港武林》。香港:明報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