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拳】泰拳運動讓兒童學懂自我保護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剛剛五月的第一屆武博眾講座中,其中一個由現職幼師兼泰拳教練湯善兒(Eva)主講,題為《兒童學習泰拳的效益及教學法》深受歡迎,散席時家長們仍蜂擁向主講者提問。時值暑假,我們專訪了湯善兒分享教授兒童比得,也讓家長們在給予子女參加體育活動時,多一個選擇。
文、攝:賴家俊

一如很多搏擊運動,泰拳運動在適切的師資環境下,也適合幼童學習。Eva開辦兒童泰拳班已約兩年,他最少的學員只是在讀K2(幼園第二級,約四歲),最大的也中一(約13歲),為了彌補學員年紀間的差異,Eva以小班教學讓年紀不同的學員都能有效學習。一節課中先有熱身拉筋做起,小朋友一排排的按指示打沙包,然後由老師教大家以沙包為對象打複合動作,到最後排隊輪著,由Eva執手靶逐個逐個打指定動作。其間定時給予休息時間,讓小朋友能飲水散熱。

「相對於大人能自律專注的學習,小朋友專注力只有大約十五分鐘,亦比較不善控制自己情緒。所以導師要適切按情況給予鼓勵,用字和語調也要跳脫,最緊要是讓課堂定時不斷變化。」

導師Eva執手靶,每名學員輪流對練。

搏擊運動獨有學習元素
她表示,現在一代小朋友多習慣玩電子遊戲,少運動,參加泰拳運動除了給他們動動手腳和學習聽從指令外,相比其他非搏擊運動,泰拳加入競爭元素促進學習動機,並讓小朋友能提升手腳協調,並加強他們的警覺性和反應能力。而最重要是,武術運動強調師道文化和對武術何時使用的哲學教育,小朋友從中除了學會保護自己外,也明白到不能傷害別人,武術不可以亂用,這種文化教育是非搏擊運動較少強調。

武博時在Eva講座中示範的小朋友謙謙。

若讀者在武博曾看過Eva講座中的學員示範,應記得最年輕一位小朋友在台上手腳敏捷,Eva憶述這位小學員謙謙(圖右)看著他長大,兩年前學拳時雙腳乏力,但短短兩年已身敏捷,現在更積極繼續學習。

而Eva特別強調,她特別注重正規上堂前讓學員先單對單試堂。在加入大班前,讓他們有適應期。

「學怎麼都應該重視小朋友意願,所以我特別重視要先有一堂單對單試堂,好像見工,讓小朋友明白這個運動是否他想學,亦讓我能和他建立關係,觀察他有怎麼需要。」

單對單教學觀察學童需要
Eva表示,過往在試堂中他們見到不同學童有一些特別學習需要,他都會給予家長適切建議,最重要是與家長溝通。

「例如遇到有特殊學習需要(SEN)的學童,他的課堂更適宜單對單,因為整個課堂要不斷變化,走來走去,甚至用小貼紙給予他們管理。亦遇過對情緒管理較弱的學童,很容易喊,遇到這類情況會和家長談談觀察所得,可能以疑問形式切入,目的是為小朋友著想,而不是標籤,有需要可能教他們如何找評估。」

下課時,導師會與家長交流子女學習狀況。

談及最難忘一次教學經歷,是遇過一位K2的學員和家長。在學員上堂時,這家長在後面只顧不斷拍照打咭,一旦這學員不想打停手鬧彆扭,這家長便會打鬧迫他打。最終這學員好快便流失沒再學,Eva再三強調,一定要顧及小朋友意願,不能強迫小朋友。

另一方面,若小朋友有志學習泰拳,縱使家長未有相關泰拳學習經驗,Eva也鼓勵家長在家中與小朋友一齊練習。例如和他們一同練踏步,拿一個枕頭給他們練手靶,讓這運動促進親子互動。

搏擊是搏擊運動其中一個核心元素,Eva如何看學員參與搏擊比賽?她表示,若有足夠安全措施和護具情況下,她建議已有一定學習年資的學員參加。因為擂台搏擊是良性競爭,而泰拳在強身健體之餘,也讓他們學懂怎樣保護自己,而搏擊比賽正好是讓學員印證自己所學怎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