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之苦.二】政策失效 源於政府未有正視青年訴求

撰文:賈婉琳
出版:更新:

前文提到,香港青年走上街頭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這一代青年人公民意識增強的同時,缺乏公民參與的的渠道和權力。這與政府落後、傲慢的青年政策不無關係。

承接上文:【青年之苦.一】公民意識增強   政治參與無路

由需照顧群體到政治經濟資源

1949年,香港政府委任了首位青年福利官,為貧困青年提供福利援助,可視為政府關注青年問題的開端。在此之前,青年並不是香港政府施政的聚焦對象。從1949到六七暴動前,政府主要將青年視為需要照顧的群體,「提供救濟式服務」,談不上具體的青年政策。根據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政策研究的鄭普恩及邱瑞玲博士的研究,若以六七暴動作為分水嶺,自那之後香港政府的青年政策主要可以分為以「問題為本」和以「資源為本」的原則。然而這些政策卻沒有關注青年參與社會事務或政治志向的需求。

1967年,六七暴動的發生促使政府關注「青年政策」。六七暴動後,殖民政府的總結以「青年是問題」作承托,指出暴動的原因是「缺乏適當的康樂活動予青年」,以至於青年用「亢奮刺激和不尋常的方法來消磨閒暇」。可見,青年被標榜為具破壞性的社會不穩定因素,需要政府的管教、誘導。故此,當時政府的青年政策目標是「由志願團體提供適當的康樂和非正式教育,及提供穩定的環境培養公民意識」。

1967年5至12月爆發的六七暴動,香港左派發動對抗港英政府的行動,由工人運動漸演變成土製炸彈襲擊,傷及無辜平民百姓的暴動,有1,936人被檢控。(資料圖片)

隨後,青年服務逐步系統化和規範化,但仍是以「青年是問題」的視角切入,這也是九十年代前香港青年問題的主旋律。比如七十年代初期,政府資助中文大學研究中心探討如何防控青少年暴力犯罪問題,編成《青少年罪案社會成因研究報告》。報告指出青年犯罪與遠離家庭學校、團體等社會系統有關,遂基於此建議政府開展外展、學校及家庭層面的工作教育,為的是防止青年成為社會問題;又比如1977年的《本港青少年個人輔導社會工作之發展》綠皮書,也是在討論如何減少青少年的反社會及犯罪行為;還有1981的《香港青年犯罪暴力罪行社會成因報告書》等等。在這段香港青年政策服務的萌芽期,政府主要用一種管治的眼光,將青年視為社會潛在的問題。

1990年,青年事務委員會成立,其目標在於栽培青年的「國際視野」、「領導才能」,以及正面價值觀和對中國文化傳統的興趣,標誌着政府對青年政策論調的轉變。在這一時期,政府主要透過青年事務委員會舉辦青年交流計劃、資助制服團體的訓練、支援籌辦義工服務等,對青年實施教化。這一時期,政府在制定青年政策時仍有青年是問題的概念,但手段柔軟不少,更像是從管治轉變為一種教化。這時期可被視為承前啟後的一個過渡階段。

回歸後,政府的青年政策從將青年視為社會潛在問題,轉為將青年視為一種社會發展的資源。首先,政府培養青年作為經濟資產的施政方向十分明確。首任特首董建華便在《施政報告》提到,「確保香港擁有訓練有素、適應力強、兼備多重技能的人才,以配合經濟發展和增強香港的整體競爭力。」回歸後的首份教育文件《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七號報告書》也明確提到要以「優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個人成長,提供人才,推動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增強香港在國際間的競爭力」。

(政府新聞網圖片)

同時,政府亦意圖努力將青年轉化為一種政治資源。回歸之前,殖民政府沒有立場和動機對香港青年進行有關國家和民族的教育,這方面因香港回歸而有所改變。鄭普恩梳理出香港的教育如何逐步加入對中國的認同,試圖將青年轉變為一種政治資源。1996年,香港編訂《學校公民教育指引》,首次提出「促進中國公民身份」的需要,並「鼓勵學生多了解中國歷史政治和社會經濟狀况等」;1998年的《施政報告》亦提到希望青年人能為中華文化感到自豪;2001年教育局發表《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報告,提出「培養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成為「德育與公民教育」五個核心價值觀之一;2007年,政府成立國民教育服務中心,以幫助中小學加強對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工作;2009年,當局把「認同國民身份」納入為新高中課程學習宗旨之一。這些密集推動的國民教育措施顯示,把青年視為政治資產,成為回歸後青年政策的主流論調之一。

從鄭普恩及邱瑞玲博士的研究梳理,不難發現在香港青年政策制訂的歷史中,青年不僅較晚才獲政府關注,也缺乏被政府當作獨立個體的傳統。無論是從六七暴動前僅僅將青年視為需要支援的弱勢群體,又或是上世紀後半葉將青年視為社會潛在問題,予以家長式的嚴防管教,再到回歸前後將青年視為一種經濟和政治資本,都沒有正視青年這個群體在社會、政治參與的真正訴求與潛能。而香港社會公民參議公眾事務的整體氛圍近年逐步增加,這就導致了如今青年的這股訴求逐漸突顯,成為政府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這股矛盾能否解決,青年的公民參與權能否擴充?請繼續閱讀:【青年之苦.三】調整政策    擴充青年的政治參與權

上文節錄自第173期《香港01》周報(2019年7月29日)《公民意識增強 政治參與無路 解讀青年的怨與怒》。相關文章:當權精英虛偽離地 年輕人之怒爆發為個人,還是為社會抗爭?反修例示威現場:一個牧師對青年的懺悔反修例示威現場:一個社工對政權的拷問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