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磡1994》到2020《樂隊的夏天》 中國搖滾展開新序曲

撰文:李照興
出版:更新:

內地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下稱《樂夏》)第二季開播,更大範圍、各種風格的中國樂隊陸續登場,甚或有「退休」樂隊出山。湧現出的樂隊名字也令人猜不透:五條人、重塑雕像的權利、野孩子、後海大鯊魚……首輪話題仍圍繞着那些之前顯示過有態度、甚至對綜藝不屑的樂隊,為何最後決定參加?這違反了一個假設的共識,認為搖滾樂必須酷到一個點,不能上綜藝節目,要上,就需妥協、沒態度。

很少有像「重塑」樂隊那樣作出教訓式回應:上來是為提高這節目的水平。跟往年不同,《樂夏》第二季迎來更商業化的贊助,名氣更大的演員周迅出任「大樂迷」評委。組隊二十五年的野孩子表示,參演目的是要看看今天的年輕人在玩什麼。大約二十五年前,中國搖滾潮出現了首次高光時刻,並且發生在香港—那便是至今變成傳奇的「搖滾中國樂勢力」紅館演出。事隔多年,當時隨團攝影師高原翻出了未公開的黑白照,出版攝影集《紅磡1994》。如今,她也為本季《樂夏》的年輕樂隊拍攝,兩代人的音樂啟蒙及生存狀態,也是兩個時代的速寫。

上世紀九十年代,「魔岩三傑」(左起)張楚、何勇、竇唯被視為中國原創音樂的新希望。(《紅磡1994》/高原攝)

那是1994年末,在報刊的影視版,我們還像發現新大陸般興致勃勃地推介竇唯的《黑夢》,以及同年推出:張楚的《孤獨的人是可恥的》、何勇的《垃圾場》,他們被包裝成「魔岩三傑」,成為中國原創音樂的新希望。唐朝、竇唯、何勇、張楚登上《號外》封面,903商業二台本着推動音樂豁達拉闊的各種可能而狂推該音樂會。高潮是之後在許多國內樂迷心目中變成傳說的1994年12月17日的紅館演出(以至後來遊走各地,當提及當晚我在現場時,都斬獲幾分尊敬的目光)。

北京來客,呈現搖滾應有的粗獷、狂野又點綴了中國本色,現場感受確實全場沸騰。香港這邊用專業的製作、開揚的現場氣氛收服並接受了過客。從早前崔健《一塊紅布》的直白,過渡到「魔岩三傑」的豐富隱喻、象徵、更多元的技術,甚至竇唯的藝術搖滾(art rock,搖滾樂的一個子流派),吸引了足夠廣泛的香港樂迷關注,用今天的中國潮語是「出圈」,然後再倒流內銷回內地,以至影響全球華人圈。當時能夠在香港紅館開演唱會,被推崇為華語流行音樂世界的一個成就,誠然是中國流行音樂一個以後都未能重拾的高度。

《搖滾中國樂勢力》樂隊成員向樂迷致謝的照片隱喻了剛開始就要謝幕的中國搖滾力量。圖為樂迷正欣賞該照片。(視覺中國)

同樣對搖滾樂的關注度,諷刺般要等二十五年後,即去年熱播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才有望趕及。但從傳播模式到創作取向,以及樂手的生存狀態而言,兩個世代是斷層還是傳承?值得探究。如果去年寫《樂夏》是有關搖滾此刻在中國為何變質了,今次就是一趟懷舊之旅,以至對搖滾未來新一代的好奇。

不一樣的音樂土壤

已開播的本季《樂夏》明顯更加多元和包容,33個組合有老牌如水木年華樂隊的回歸,也有接近2000年出生一代的新秀。賽制以分組淘汰,評委及觀眾打分的過關選拔,來決定最後的贏家,但以現在節目的全國受歡迎度,基本上能上節目已經贏了,因為大大提升知名度,令日後一應商業合作及演出機會都不會少。

而開首幾集後,今季較值得留意的是一些90後接近2000年出生者組成的樂隊,分別有Hyper Slash(中文名:超級斬)和Mandarin。Hyper Slash是一隊來自廣州的「宅核」組合,唱着有異次元動漫文化色彩的四人樂團。

深受日本動漫文化影響的90後青年,可以想像他們在那廣州地區午後課餘沉迷看日本動漫和翻譯日本漫畫的成長歲月。宅核當然是來自御宅族的稱謂,但和中文字面理解的「宅家」沒大關係,只表示對某種獨立流行文化的熱愛、專注、狂迷。放在創作層面,音樂是動漫主題曲風,有電子樂重搖滾的味道,但加添了廣州女孩Soon酸作為主音驚人的硬核嗓子與美少女造型的台風。

+1

另一少年組合Mandarin走的可能是技巧風,有琴鍵、DJ混音、結他、擊鼓(有評論不恰當地類比他們為Radiohead)。1998年出生的主音及合成器手Chace,16歲已開展參與專業混音製作,登上DJ派對舞台,編曲和用樂也極成熟,人氣鼓手安雨則在荷蘭念音樂碩士。他們指向一種中國新生代對音樂的理解和訓練方式。這些成長環境道出了接觸和音樂訓練的世代變化,無孔不入且五花八門的流行文化源頭,形成了一個跨越國界和音樂類型的土壤。縱非最專業但全面的經理人及音樂品牌的簽約及有計劃的力捧造勢,同時在商業上改變了中國音樂消費市場的方向……

上文節錄自第226期《香港01》周報(2020年8月10日)《從《紅磡1994》到2020《樂隊的夏天》 中國搖滾歸來?》,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訂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26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故事】白宮封殺TikTok微信 中美博弈再激起網絡巨浪

【深度分析】立法會「真空期」方案的優與劣

與馮檢基對話——97臨立會對泛民的啟示

假如司徒華在世 會被抗爭派牽着鼻子「總辭」嗎?

【科技.未來】遏制科技巨擘 反壟斷攻防戰

【BNO】二十多年焦慮並未遠去 英國人怎樣看港人居英權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