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美術館 摸索如何與疫症「共生」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綜觀亞洲各地疫情,台灣的情況較為樂觀,一直在可控範圍。因此,台灣的文化藝術空間亦未見受太大影響。不過,美術館經常與世界各地的藝術家與藝術機構合作,因此也難言可如常運作。好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主辦、每兩年一次的「台北雙年展」便需要延期。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也跟《香港01》周報分享了疫情對該館的影響。

臺北市立美術館在今年1至4月期間的參觀人數較往年下跌兩成五,5月開始因疫情趨緩,參觀人數開始回升。(受訪者提供)

台灣的確診數字不多,是故日常生活受影響情況不算嚴重,林平亦坦言:「整體來說,美術館的營運並未受到太大的影響。我們謹守政府對於活動人數限制的規範,縮減活動規模、限制參與人數並實施實聯制,以加強宣導參與者之間維持安全距離。」

她稱,美術館作為市府單位,防疫措施緊跟政府規範作出調整,「如觀眾進場須佩戴口罩,並掃描身份證登錄身份,於展場內廣設勤洗手、保持安全距離及佩戴口罩的標語,疫情嚴峻期間甚至管控館內人數,而有館外大排長龍的情形。」美術館因應疫情而需增加現場管理的工作。然而,林平認為,這些挑戰讓美術館重新思考公眾服務的議題,產生更具創意、細緻圓融的因應方案。

美術館經常與全球的藝術家與藝術機構合作,台灣的疫情雖受控,但美術館也難言可如常運作。(受訪者提供)

展品運輸延誤

一座美術館並非荒島,而是與世界各地的藝術機構緊密相連。即使台灣的疫症情況未算嚴重,但臺北市立美術館亦要受到全球疫情的影響而作出調整。林平舉例,原於3月起舉行的展覽《布列松在中國:1948-1949/1958》,「因先前歐洲封關、展品運輸延誤的關係延期舉行,連帶影響今年展覽檔期排程,因此作出全盤調整。」她說,「國境封鎖造成國際實體交流困難,大量線上溝通亦使展覽製作作業的效率減緩,僅能在困境中一一克服。」美術館需與不同單位協作,在疫症切斷不少直接交流的當下,面對許多困難。

上文節錄自第236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0月19日)《香港藝術館 疫情促使科技與人文結合》。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36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押後《施政報告》背後 特首有必要上京「跑部」

香港在「雙循環」格局中擔要角

中央連摑港府幾巴掌 請林鄭班子做好「港人治港」

公開調查 明晰理據 「釘牌」縱有理 教局須服眾

疫症時代 兩岸三地美術館伺機變陣

染疫特朗普親當「白老鼠」 單株抗體療法乃「通往疫苗橋樑」?

政治光譜兩極化 美國第二次內戰的隱憂

張艾嘉:當大家都在後退,就是我進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