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捐獻 真正的共享經濟

撰文:鄒崇銘
出版:更新:

保就業計劃第二期將會在今年11月底完結,正在急升中的香港失業率,必然會出現更巨大的升浪。繼國泰航空進行歷來最大規模的裁員後,大小企業業務重組陸續有來。預期明年就業市場前景仍不樂觀,特別是受勞工保障較弱的年輕一代,失業和就業不足問題將更為嚴重。

由於特區政府將錄得香港歷來最高、高達3,000億元的財政赤字,縱使願意積極紓解民困,亦有心無力,民間自救已是不能迴避的課題。以適應力強見稱的香港人,又是時候發揮靈活創意度過難關。近月,街頭巷尾已多了不少「地攤經濟」,由於產品價廉物美,我也會經常光顧。

然而,傳統上香港人的強項卻是「兄弟爬山,各自修行」,多元民間創意和活力乃屬個人行為,鮮有形成可持續壯大的集體力量。從政治的角度來說,近年網絡平台無疑亦有助大規模群眾動員,但往往只是曇花一現,欠缺長期抗爭的持久力。(詳見8月24日出版的228期《香港01》周報《網絡政治參與的「綠洲」》

香港政府推出許多保就業計劃,但仍未能解決就業市場的困頓。(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從政治轉到經濟的層面上,更能測知香港人是否真正團結,構成生死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同樣受惠於網絡平台的興起,「眾籌」(crowdfunding)和「眾包」(crowdsourcing)模式近年亦開始普及,成為創新項目的重要募集手段。一些向會員收取月費的網絡媒體頻道,亦成為不少KOL的重要收入渠道。

問題是並非人人皆具備站在鏡頭前的魅力,可以藉演藝才華賺取穩定的收入;也不是人人擁有開拓創新項目的能力,又或能夠策劃一場新產品的宣傳活動。網絡平台固然提供了接觸群眾的渠道,但亦存在相當高的入場門檻,並非普通打工仔能輕易涉足的領域。在弱肉強食的激烈競爭下,網絡經濟的貧富懸殊狀況,大概絕不比實體經濟為低。

傳真社及 Hong Kong Free Press 是新聞媒體透過眾籌去支撐營運的成功案例。(FringeBacker網頁截圖)

在上述的客觀環境下,香港人更有必要「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發揮傳統社區的草根互助合作精神。在東方社會既有樂善好施的傳統,西方基督教文化亦有愛人如己的精神。布施結緣是佛門重要的修行方式,「十一捐獻」(又稱什一奉獻)亦是基督宗教的優良傳統。

作為香港影響力最大的宗教,它們能否扮演更重要的社會角色?除了給寺院、教會和慈善機構帶來物資外,捐獻行為又是否具備更廣泛的經濟潛能呢?

正如我在《開放合作:釋放香港社群力手冊》(2017)中介紹,現時韓國的第三大日報《韓民族日報》,源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因敢言而丟了飯碗的200名新聞工作者。經過一輪群眾集資運動後,他們成功找到近六萬名注資者,籌得逾2,000萬美元辦報。時至今日,該報仍以員工民主參與方式管理,充分反映了社群互助合作的強大力量。這類項目在韓國比比皆是,在香港又能辦得到嗎?

網絡眾籌、自造者運動、共享經濟能否成為社群互助合作模式?有關詳情請閱讀《香港01》周報電子刊全文。

上文節錄自第239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1月9日)《十一捐獻 真正的共享經濟》。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39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美國大選扯下民主遮羞布 還有什麼值得香港趨之若鶩?

一個令拜登不太滿意的結果 藍色巨浪變浪花

特朗普選舉輸了 特朗普主義贏了

夢起.夢滅 漩渦中的中國赴美留學生

暴風雨後的《施政報告》 林鄭月娥的政績大考

傳媒查冊關乎公眾利益 政府如何平衡私隱權與知情權?

因言獲罪還是裹挾輿論? 螞蟻上市風波的兩種敘事邏輯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