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言自得】家鄉對烈士的呼喚

撰文:楊志剛
出版:更新:

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高山仰止;美國阿靈頓國家公墓的無名軍人陵寢無限低迴;莫斯科紅場的無名軍人墓仍在淌血。紅場沒有烈士偉岸的雕像,沒有高聳挺拔的紀念碑,只有一座暗紅色的大理石長方形矮平台。青銅雕鑄的國旗不是迎風飄揚,而是倒臥在暗紅的平台一角。國旗旁邊躺着一頂青銅雕鑄的頭盔。在萬籟俱寂中,我看見軍人陣亡時從他頭上跌下來的鋼盔,看見他倒下時仍然手握軍旗,看見烈士的血凝固成暗紅一片。倒臥的軍旗和遺下的頭盔令時光靜止在犧牲時的一刻。我在寒風凜冽中彷彿聽見青年軍人揮動軍旗勇赴前線時,齊集在紅場高唱「再見了,媽媽」。

無名軍人墓刻上:「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績永垂不朽。」陵墓兩側設有崗亭,內有持槍哨兵守護墓陵。這些哨兵在俄羅斯被稱為「全國第一哨」,從每天早上8點到晚上8點,風雨無阻地守護着無名英雄,每隔一小時換崗。換崗儀式莊嚴肅穆。沒有人知道躺在墓裏的軍人來自何方。他可能是剛讀完書的青年,可能是辛勤拼搏的工人,或是在農村淳樸的小伙子。軍隊只知道他戰死沙場,人民的心裏只知道他是媽媽疼愛的孩子、姐姐愛惜的弟弟;他亦可能已為人父,留下愛妻愛兒。他沒有名字,卻代表了所有軍人。他為國捐軀,代表了軍人最高的榮耀,最神聖的犧牲。

美國阿靈頓國家公墓。(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紅場無名軍人的遺骸,是在莫斯科郊外一個農村發現, 是二戰時德軍向蘇聯發動全面進攻時的一個戰場。戰爭初期蘇軍損失慘重,德軍直逼莫斯科,在最危急關頭,數十萬青年紅軍在紅場進行大閱兵,在高歌《再見了,媽媽》的悲壯中直奔前線,把德軍打退至莫斯科200公里之外,粉碎了德軍無敵的神話。

與莫斯科紅場相比,美國阿靈頓國家公墓規模大很多,共有40萬個美國英雄的陵寢。由於美國在全球征戰中陣亡和失蹤的士兵很多,於是,在阿靈頓國家公墓的最高處建立了「無名軍人墓」。全世界絕大部份的烈士碑所紀念的都是在自己國土抵抗外敵而犧牲的烈士,遺體亦多是在自己國土上尋獲。美國的無名軍人墓安葬的四具軍人遺體,卻全是從海外戰場運來美國。

我徘徊在無名軍人墓前,思潮無限。我認識的美國青年,都是友善文明、充滿正義。但美國政府長期受到軍工企業擺佈、受白人至上的鷹派份子操控,為了維持霸權,於是四出征戰,把自己的青年送往遠方的戰場,去屠殺遠方的青年,讓無數家庭破碎。

美國是全球軍事霸主,對待無名軍人的架勢自是不同。連挑選遺體,都別具一格。詳情請閱讀《香港01》周報電子刊全文。

上文節錄自第241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1月23日)《家鄉對烈士的呼喚》。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41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從「港口一哥」到「夕陽行業」 如何拯救香港航運物流?

專訪港大金融學者林晨 香港如何發展普惠金融?

背靠網絡優勢 線上線下互動 電競產業疫下冒起

【請特首找數】說好的與民同行呢? 請由「撕裂2.0」回到真Connect

RCEP抱團取暖  圍繞中國的經濟「矩陣」正形成

RCEP成軍 台經貿「煮蛙效應」何時到頭

【科技.未來】研發報捷  安全難定  「緊急使用疫苗」的利弊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