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劉小康:打造國際文藝中心 香港不缺資源缺基建

撰文:劉夢婷
出版:更新:

在今年3月通過的《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香港的文化地位被首次寫進國家規劃,並提到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從業逾30年的香港設計師、香港設計總會秘書長劉小康接受《香港01》專訪指出,香港向來不乏活躍的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及相關資源流通,但政府並未搭建完整的文化藝術政策框架,若想繼續扮演好橋樑角色,成功帶領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將西方文化引進中國,政府需聯合並借助大灣區的優勢,轉變以往「不干預」的政策風格,在交流、合作等各個環節都給予業界全力支持,沉澱文化競爭力。

香港國際化優勢猶存且背靠大灣區

今年7月,特首林鄭月娥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香港會員總會(香港文聯)舉辦的高峰論壇上提出,為了進一步發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特區政府會從四個方面著手開展策略性工作及具體措施:推動建立世界級的文化設施和多元文化空間、致力與海外著名文化機構建立緊密關係、持續推動香港與內地的文化交流、善用科技和培養人才。

事實上,無論是香港的文化設施與空間建設,還是文化機構的交流,過去數十年都已打下堅固的基礎。劉小康回憶,上世紀7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老百姓對精神生活需求上升,彼時內地正處在文革時期,台灣國際化程度尚且不夠,香港坐擁得天獨厚的天時地利人和,實現創意產業蓬勃發展。從上世紀到現在,各類文藝界平台或國際論壇在香港舉行並產生許多火花,例如香港設計中心自2002年開始每年舉辦的設計營商周,已邀請100多名世界級設計大師及商界領袖做分享,諸如此類的交流活動,都為藝術人才帶來探索和發展契機。

劉小康回憶香港曾坐擁天時地利人和享得天獨厚的文藝發展。(張浩維攝)

然而,如今中央想大力扶持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的騰飛時期已經過去,內地的文化藝術事業近年來也逐漸崛起,若要在未來進一步促進中外文化交流,香港應帶領整個大灣區面向全世界。劉小康回憶,上世紀70年代,香港文化藝術百家爭鳴,設計、現代藝術或流行文化等領域,都吸引各路從業者前來交流。而如今不少設計師亦會到深圳等內地城市進行交流,為深圳文化氛圍帶來活力。

不可否認,大灣區有廣闊的文化市場及就業機會,可助香港進一步壯大文化藝術產業,加強其交流樞紐作用。劉小康曾與深港兩地設計業界共同策劃兩屆深港設計雙年展,擁有豐富的深港合作經驗。他認為,深圳和香港先天毗鄰的地理優勢,使得其市場體量成倍增加,而兩座城市的制度及發展歷史各異,可互相補益。「深圳同香港都受嶺南文化熏陶,和北京、天津的風格又形成差別。」他以設計行業為例,縱觀全球,紐約、倫敦、米蘭、巴黎等地都是「一枝獨秀」,缺乏各方面互補的友鄰城市,深港走向一體化,對文化藝術產業利好,是全世界獨有的現象。「深圳的印刷業發展得好,後生一輩的設計師會去深圳觀摩,也有深圳設計師到香港來買書。我當年剛開始工作便已認識深圳的設計師,民間一直在積極、自發地交流。」

深港走向一體化且擁有相近文化淵源是全世界獨有現象。(鄭子峰攝)

他形容,大灣區內地城市與香港之間是互為利好。由於中外在體制、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種種差異,這使得在實際合作過程中,文件審批、商務談判、工商手續等有所隔膜。劉小康舉例,20年前左右,他初到深圳創辦公司,由於不熟悉內地辦事規則曾屢屢碰壁,「註冊公司必須要有註冊地址,但租用寫字樓又必須有工商註冊號,這不是自相矛盾嗎?後來才知道這些可以交給別人(中介)來做。」經過合作歷練,他已對內地相當熟悉;而他又發現,在香港接觸到的不少外國同業都有興趣進入內地市場,卻不知何從下手。於是,具豐富中外合作經驗的香港文化藝術企業便可抓住機會合作,承擔溝通橋樑作用,幫助西方企業打開內地市場,亦為內地城市帶來更多開放的國際化機會。

根據資料顯示,香港每年有近2000名修讀藝術類專業的畢業生,但無論是從就業機會或消費市場來看,香港都不算一方廣闊天地。劉小康認為,一方面,文化藝術從業人員不要只局限在香港本地較窄的就業環境,應將目光放寬,到大灣區其他城市尋找更廣闊的舞台,而不僅僅局限在香港;另一方面,文化創意產業出口應加強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互動,否則以香港本地市場規模則難以消化。

香港每年近兩千名藝術學科畢業生難在本地獲廣闊發展。(香港01製圖)

政府文藝扶持政策碎片化致產業根基不牢

要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亦必須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文化藝術產業,人才培養、規劃綱領或政府決斷力等相應因素都缺一不可。「政府做的事情太表面了。」劉小康批評,香港過往的創意呈現、文藝盛事或交流論壇缺乏深厚的根基,形容政府熱衷於類似「放煙花」的作秀活動,只是一味拔高表面功夫,沒有系統地從各環節扶持,長此以往將不利本港文化藝術發展。

劉小康批評政府熱衷於做表面功夫忽略打牢根基。(張浩維攝)

人才建設是推動文化藝術事業交流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劉小康提及,當年自己讀大學時,校園國際化的社交環境使得他對於不同國家文化有深刻直觀的感受,從而汲取成為藝術修養,「親身接觸過才會知道,原來英國真的比較保守,而美國會開放一些」。然而,如今香港的人才國際化教育正在褪色。劉小康指出,就大學教育而言,大學招生來源中,外國學生比例偏低,哪怕在現時數量之上再增加10%國際生,情況都會大不一樣。「校園便是年輕人的實驗場,由接觸世界各地的同學帶來的文化衝擊,會對學生的藝術熏陶帶來積極影響。」

香港政府在文化藝術人才建設方面應注重保持國際化

除卻人才的國際化培養,政府亦未注重推動的完整長效的合作產業鏈。劉小康自我定義為「功利主義者」,質問當全世界都在香港交流合作後,如何將其轉化為實質的輸出,如何促成深度合作項目,再形成產業鏈?他舉例,畫家不僅可以拍賣畫作,還可以透過NFT平台出售版權,政府應制定宏觀發展藍圖,扶持文化藝術從業者在完整產業鏈中發展。他建議,香港可配合國家藍圖或利用國家發展的機遇,並設定恆常開支,發放專項基金讓合適的機構做項目,沉澱好真正的文化競爭力。

劉小康曾在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高峰論壇中致辭提到,過去幾十年,香港文藝界人士各自為政,沒有統一目標。他也對《香港01》表示,為加強統籌合作,應成立此前被擱置的文化局,做好整合資源、統一文化事業的工作,「以前有港府官員說:我們的政策就是沒有政策,純粹靠民間主導。那當然不行!」文化政策不能靠一朝一夕建立,政府應學習內地政府的行動力,提高效率,着手準備文化藝術產業基建,反向激勵年輕一輩看到香港文藝事業的未來希望、並投入傳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