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環保治理進展慢——何不放眼大灣區、放眼世界?

撰文:劉夢婷
出版:更新:

特區政府2005年便提出要發展循環經濟,即通過修復、回收並延長材料的使用壽命以減輕環境負擔,為循環再造可回收物料找尋出路,並推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經濟多元化。然而,十多年過去,香港循環經濟仍然沒有太大進展。對此,有學者建議借力粵港澳大灣區優勢。與此同時,香港廢物治理政策尚且不成氣候,須向韓國、台灣、新加坡等「優等生」的經驗看齊。

循環經濟腹背受敵,可借力大灣區

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教授潘智生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研發將廢玻璃轉化成環保磚的專利技術,望提高廢玻璃循環利用效率。環保磚是一種混凝土磚,可有效利用建築廢物和廢玻璃,目前第三代環保磚已投入市場作為鋪路磚。二十多年來,該技術已被學者優化到第五代,但仍屬「有技術無市場」。潘智生近日接受《香港01》訪問,提及本地環保磚產業發展受阻的兩大主因,亦乃香港循環經濟所面臨的困境。

潘智生表示,環保磚的研究本身很成功,可惜價錢並不具競爭力。(歐嘉樂攝)

其中一大主因是本地製造成本高企致產品失市場優勢。潘智生分析,因為港產環保磚的全生產流程都在香港完成,而香港的地價、人工都十分高昂,價錢亦隨之水漲船高。潘智生表示,目前港產環保磚價錢比內地生產的環保磚貴一倍多,而作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的香港特區,必須開放市場實現最大限度貿易自由化,因此承建商出於利潤考量,選擇港產物料的可能性很低。另一方面,香港政府未出台相關政策要求環保材料的實際使用比例,在沒有剛需的前提下,環保磚的市場佔比不穩定,而目前正被使用的第三代港產環保磚成本大約比天然沙石製磚貴20%以上,因此項目方未必考慮使用環保磚。

另一大受阻主因,則是政府未出手相助。潘智生指出,環保磚由回收物料製成,雖然質量與性能不輸給天然沙石製磚,但質量參差程度較大。然而按照現有政府規例,二者一視同仁,即環保物料本身質素過關,但仍可能因質量參差程度而被視為不合格,此種單一規範為環保磚的應用造成掣肘。潘智生還指,目前全港僅兩間生產商製造理大研發的環保磚,投資者恐市場前景不明朗而投資意欲低,致生產商欠缺多元性,供應鏈不足則市場前景難以好轉,便更難吸引到投資者。如此惡性循環下,政府無意投資或給予扶植,環保磚產業鏈成死局。

香港本地廢物回收率低,出口面臨諸多限制,發展循環經濟迫在眉睫。香港浸會大學嘉漢林業珠三角環境應用研究中心主任黃煥忠近日接受《香港01》訪問時指出,本港土地資源緊張,如開設循環物料的加工廠房將使成本翻倍,應充分利用香港研發優勢,開發廢物循環利用的技術,先將廢物加工成原料,再運往大灣區完成工業生產。

黃煥忠強調,循環經濟需要不同地區優勢互補,若僅僅將發展眼光局限在香港則難有出路。(鄭子峰攝)

本港廢物治理效率低下,應放眼世界

韓國、新加坡及台灣分別於1995年、1996年及2000年實行垃圾徵費,其後逐漸發展出具當地特色、全面而成熟的環保政策。本港廢物治理制度多年來都不成體系,如今應放眼世界,學習先進的經驗及思維。

香港垃圾治理政策多年來仍不成氣候應向其他地區看齊。(資料圖片/蔡正邦攝)

韓國多管齊下地出台廢物利用措施,達致長效治理,故而韓國垃圾管理系統走在亞洲前列。例如,成效最為突出的首爾市在1995年實行按量垃圾徵費制度後,便大刀闊斧在幾年時間內相繼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改變整個廢物處理模式、公眾對廢物的感知及生活習慣。相比之下,港府永遠在與業界「商討」、對環保團體倡議進行「考慮」,此番見步行步的作風應該摒棄。

台灣亦是亞洲廢物治理的佼佼者。台灣政府派出專門清潔隊,分別用兩種回收車向居民收集家居廢物——黃色垃圾車用於收集居民用官方垃圾袋所裝載的一般廢物,白色回收車則用以收集生熟廚餘、塑料等可回收資源。早在1997年,台灣環保署便推動「資源回收四合一計劃」,計劃充分調動政府、製造商、消費者和持牌回收企業等社會各界在垃圾治理中的角色,不僅將財政成本巧妙分攤,亦體現不偏不倚的公平原則。

新加坡地少人多,與香港情況相似,但廢物回收利用工作更加專業、集中。在新加坡,三家廢物管理企業獲發國家環境局頒發的牌照,專門負責為全國不同區域的居民提供廢物收集及回收服務,將廢物細緻地分類為紙張、塑膠、玻璃及金屬,並單獨收集園林廢物。在回收環節,焚化廠減少90%的垃圾體積,再將3%不可焚化及不可回收的垃圾用作填埋,減少環境負擔。根據統計,2020年新加坡固體廢物回收利用率達51.7%,該模式可供香港學習。

至於內地的行政效率亦值得港府反思。2019年7月,上海市實施被稱為「世上最嚴」的垃圾分類舉措。首先,其生活垃圾被嚴謹地分為四大類,分別是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和乾垃圾;其次,如個人或單位未按照分類丟棄垃圾,將被處以嚴厲的高額罰款。在政府的強制實施下,上海市民經歷「陣痛」後收穫良好的環保成效。

垃圾徵費條例既已推出,但港府萬萬不可因此沾沾自喜,而是要思考下一步如何配合條例,以系統全面的思維出發,做到長效的廢物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