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1|廢物回收計劃擴大 政府尚未檢討三大缺陷

撰文:劉夢婷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上周三(10月6日)發布任期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政府將開展落實垃圾收費的籌備工作,包括加強對社區資源回收的支援等,並即將擴大廚餘及廢塑膠中央回收先導計劃以覆蓋更多地區及服務對象,要求環保署接手食環署管理的垃圾收集站和家居垃圾收集服務,把廢物處理各個環節一條龍結合。政府的確有意推進廢物處理的進程,卻缺乏自我完善、提高效率的決心和眼光。環保團體綠惜地球高級項目主任劉兆朗近日接受《香港01》訪問時就指出,香港廢物回收服務已開展十多年,但仍存在三大缺陷,政府需反思如何提供一個高效率、便捷易用的回收服務,達致長效的環境治理。

欠時間表及目標 計劃形同虛設

政府自2018年7月起推行廚餘收集先導計劃,並在2020年陸續開展廢塑膠回收先導計劃,以鼓勵社會廣泛參與垃圾分類。劉兆朗指出,從數量來看,廚餘是香港第一大都市固體廢物,其中家居廚餘佔廚餘總量的三分之二。為更方便地回收廚餘,政府現時在部分屋苑設有紫色廚餘回收桶,但通常被放在於尚不多見、不為人知的位置,因此未能真正為廣大市民提供便利的回收服務,也未能養成市民良好生活習慣。政府亦沒有針對紫色桶在全港各區普及應用的問題,出台具體的時間表和目標,「如果沒有時間表和目標,到底什麼時候才做?又做到什麼地步?」

數據顯示,廚餘回收中心每日可處理200公噸廚餘,但透過廚餘收集先導計劃每日僅收集約100公噸廚餘;而根據環保署統計,每日棄於堆填區的工商業廚餘達1067公噸,可見先導計劃效率相當低,回收中心的功能亦未被充分利用,廢物治理仍然處在吃力不討好的處境。

綠惜地球高級項目主任劉兆朗指出,香港廢物回收服務已開展十多年,但仍存在三大缺陷 。(資料圖片)

劉兆朗還指出,至於廢塑膠回收先導計劃,則欠缺中央統一收集塑膠的舉措,現時回收渠道背後流向的處理後端更是迥異,此番一盤散沙的局面,難讓市民相信分類收集的廢物會被妥善處理。

不僅如此,廚餘收集先導計劃只是一個縮影,在廢物治理體系中,政府處處暴露出短視又敷衍的作風,只見「計劃」及「藍圖」,卻沒有行之有效的時間表及短、中、長期目標。

數據統計不全面 難對症下藥

《施政報告》中提到,為產生更大的協同效益,特首已要求環保署接手食環署管理的垃圾收集站和家居垃圾收集服務,把廢物的收集、回收、運送和處理一條龍結合。

對此,劉兆朗提醒,環保署全面接手後,一定要做好數據收集、分析及披露。他批評,《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中關於廢物回收種類的描述不夠詳盡,僅僅粗略列出家居廢物及工商業廢物的回收率,至於相關回收物料的種類及具體數量,則是含混不清。例如,「塑膠」原本囊括飲料瓶、膠袋、塑料餐盒等種類,但報告只是粗略列出2019年塑膠回收數量達77100公噸,未有清晰交代各物料的本地回收量。

因此,政府需做好每年的統計,全盤、細緻地公開數據,用丟棄的廢物數量及類型,來對比回收廢物的數量及類型,對症下藥、提高效率,給公眾以信心,從而長遠地影響市民垃圾分類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模式。

政府與廢物承辦商責任邊界模糊

去年開始,環保署以東區、觀塘和沙田區作為試點,推行為期兩年的廢塑膠回收先導計劃,以服務合約形式聘請承辦商向區內已登記的學校、公營機構和「綠在區區」回收便利點等提供免費收集非工商業廢塑膠服務。

政府服務合約形式聘請承辦商向各類回收點提供免費廢物收集服務。(資料圖片)

劉兆朗認為,政府應該明晰和承辦商之間的責任關係,不能因有服務合約便完全放任不管,應給予適當的監管和支持。他舉例道,環保署早前接獲公眾投訴,今年8月中,有市民在無預約的情況下召小型客貨車將12大袋發泡膠送往回收便利點「綠在天后」;而員工因工場空間有限,擔心回收物阻礙街道行人,故在無通知上司情況下,以不當方式棄置回收物;經調查後,環保署根據合約暫停發放該回收便利點8月份的服務月費並扣減月費以作懲處,又即時辭退涉事員工。

劉兆朗表示,政府理應做好監督工作,確保回收便利點的承載量滿足當區市民需要,以防止服務不當而被人投訴。即便被投訴,政府也應思考,如何根據投訴進行審視、給予承辦商支援、就服務內容及要求達成清晰的共識,從而防止類似情況再發生。然而,在上述案例中,政府僅僅用小小懲罰來阻嚇前線的廢物收集員工,而未有公開檢討合約內容或形式是否有待完善,恐怕未能從根本杜絕問題再現。

香港垃圾處理政策長年以來不成氣候,但輾轉多時,《2018年廢物處置(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修訂)條例草案》終於今年8月底通過,為環境治理邁出一小步。政府更應趁機直追、多管齊下,檢討教訓,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