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只是「沙頭角咁遠」?部分禁區六十一年來首次對外開放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上周五(6月3日)端午節假日,沙頭角禁區開始局部對外開放,往後每逢公眾假期、周六、日開放予本地旅行團使用,亦是該禁區六十一年來首次對外開放。特首林鄭月娥當日早上在沙頭角碼頭主持開放儀式致辭時,表示希望局部開放可以締造雙贏,通過發展以沙頭角為中心的旅遊項目,做好文化傳承及自然保育,為該地區注入新動力。

局部開放沙頭角的計劃始見於去年10月與《施政報告》同時公布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文件。該文件提到為更好地發展北部都會區、深化與內地合作,將在其東部大鵬灣、印洲塘周邊發展生態康樂旅遊,而計劃當中就包括了發展沙頭角地區,為此政府將進一步長遠全面開放除中英街以外的沙頭角墟,並研究如何配合整個地區生態康樂旅遊作配套。

荔枝窩為沙頭角十約之一,曾經為全港最大的客家村落,高峰期估計有約1,000名居民。(羅君豪攝)

歷史教育與文化傳承

上世紀國共內戰後內地政權更迭,殖民政府因擔心大量人群走難進入香港,決定違背《南京條約》中華人可自由進出香港的規定,封鎖邊界。沙頭角地區地處陸港邊界,從那時起便被設為邊境禁區。但由於當地本身已有村落居民,折衷之下,當時港英政府容許持有許可證的人士進入該禁區。因此,沙頭角本身象徵了香港過去獨特的殖民歷史,當中不少地方都值得香港人更深入了解。例如由深圳與香港共同管理的中英街及其上的界碑是著名景點,而香港警察與內地公安在中英街兩邊談笑風生的照片也為香港老一輩所熟知。

沙頭角長期處於封閉狀態,對香港人而言是「這麼近,卻又那麼遠」,這些條件本身就賦予其得天獨厚的優勢去成為香港重點的歷史及文化旅遊景點。

除了歷史及文化的優勢外,沙頭角位於香港東部水域,北鄰深圳鹽田港及大鵬灣、東臨香港的地質公園及印州塘,具有不少生態及地質景點,是港深之間生態保育最有價值的地區。如果能善加利用其天然環境,生態旅遊也有相當大的潛力。

目前,整個發展項目當中最為美中不足的可算是開放計劃並不包括最為人所熟知的中英街,遊客只能隔空遙望,這顯然令沙頭角開放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320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2年6月6日)《處理居民反對聲音 沙頭角開放達雙贏》。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320期《香港01》電子周報其他獨家精選內容:

解析行政會議的虛與實

國情教育不只教師責任 還須學校、家庭、社會合力完成

高校學生接連抗議  「打倒官僚主義」敲響警鐘

戰事超過百日 俄烏之爭已成韌性競賽

國務院33招「欠辣」 能否托住中國經濟底?

尊尼與安芭:法庭外的家暴受害者、女性主義者與厭女者

AV2.0技術崛起 自動駕駛終於找到正解?

不平等扭曲全球經濟 結束階級戰才能結束貿易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