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安老|上到天堂都未入到院舍——大灣區養老勢在必行?

撰文:王晉璇
出版:更新:

退休後,你會選擇「拎包入住」內地月租幾千元並且配有泳池、陽光花園、健身房、卡拉OK,甚至老年大學的寬敞大床單間養老院;還是選擇香港哪些最低人均居住面積只有6.5平方米,並要等待輪候長達34個月的護理安老宿位?根據勞工及福利局的推算,未來40年需要興建1,200間資助安老院,才能填補需求缺口;同時,香港持續面對護理照顧人手不足、服務質素不高、私營院舍價格昂貴等問題。種種限制之下,「大灣區跨境安老」成為越來越多治港者們提倡的選項。

立法會議員議案政策分析系列

退休長者大多沒有收入,只能靠積蓄,內地物價上升、匯率、醫療等問題都是他們對於跨境安老的擔憂。(視覺中國)

「廣東院舍計劃」推行十年反響平平

香港是全球最長壽的城市,於去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即65歲或以上長者佔總人口逾20%;人口結構將會持續「老齡化」,預計到2037年,每10個人中就有3名長者。可是,「居家安老」支援不足,資助安老院舍宿位長期供不應求,立法會早前(11月30日)通過民建聯李世榮提出的「加快落實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安老計劃」議案,促請特區政府積極推進陸港兩地「醫養結合」的發展,以便利更多香港長者在內地安享晚年。

不同議員都提到,當安老成為香港嚴峻的社會問題,而粵港澳「一小時生活圈」已逐步形成的今天,「大灣區跨境安老計劃」不應再是「Plan B」(後備方案),而須訂立完善的策略性規劃。根據國務院全國人口普查資料,2021年居住在內地的香港居民高達37萬人,比2010年的23萬人多了將近六成,相信將會隨着兩地的頻密交往而持續增長。特區政府不是沒有預見有關增幅,事實上,早在2014年,社會福利署已經推行「廣東院舍住宿照顧服務試驗計劃」——為正在輪候資助護理安老宿位的長者提供在內地養老的選擇;後來於2020年轉為恆常計劃,並自今年7月起擴大至輪候護養院宿位的長者。

不過,廣東院舍計劃推行近十年,但參與者寥寥無幾。議案提出者李世榮提到, 深圳鹽田安老院僅約54%院友是香港長者, 另一間肇慶院舍只有30%。另外,截止今年六月,兩間試點院舍合共僅127名香港長者參加,只佔1.8萬名輪候資助宿位長者的0.7%。

「 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畫」認可服務機構會為長者提供24小時照顧及護理服務,為每名長者制定和執行個人照顧計劃。(資料圖片)

醫療不便減低長者跨境安老意願

「環境好、價格低、不排隊」——大灣區內地城市養老聽起來似乎好處多多,但從現實數據上看,許多長者都有所顧慮。今年10月,民建聯發布「加快落實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安老規劃」問卷調查結果,有近四成受訪者「有意」到內地安老。他們最為關注醫療問題(45.2%),其次是能否支付當地生活費(13.8%);另外對於子女減少探望,生活圈、交際圈的改變,以及因而產生的孤獨感,都是長者對跨境養老卻步的重要因素。

長者身體機能逐漸衰退,或多或少都有慢性病纏身,在選擇養老地點時,「醫療條件」對他們來說無疑是「重中之重」。在議案辯論中,多名議員提出,跨境醫療不便將會大大減低香港長者在內地養老的意願。例如,在兩地政府政策互不適用的情況下,每年2,000元的「醫療券」在內地使用範圍仍然只有港大深圳醫院及其轄下指定門診,相比五年前可謂「毫無進步」;「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及「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券」等更是無法在內地使用。另外,兩地醫療水平也有一定差異,導致部分藥物和醫療器械無法通用,部份醫療數據如病歷和檢測結果也無法互聯互認;而容許香港長者於佛山、中山、東莞等地購買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卻未能於深圳提供相關服務。

李世榮認為「醫養結合」的重點是讓長者就地醫療,不需要兩地折騰。(立法會直播截圖)

跨地域深入調研避免資源錯配

因此,多名議員要求特區政府加速推進「福利過河」。例如,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2023》承諾推出「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將在內地增加五間提供基層醫療服務的機構,李世榮建議把適用範圍擴大至住院服務,並增加上限5,000元的住院補助金額,或代支付手術費用的百分比。又如,特區政府正與大灣區其他城市政府商討「點對點」跨境救護車服務——減省香港和內地救護車在口岸轉換的程序,方便在內地居住的香港長者有緊急醫療需求時及時得到適切醫治,李世榮則建議醫管局加快提高「HA Go」遙距醫療服務水平,為輕症或病況穩定的長者遙距診症,並安排藥物送抵服務。

談及跨境資源運用,選委界周文港指出特區政府欠缺深入統計調查,僅根據出入境紀錄估算定居廣東的香港長者數據。他認為當局應持續與內地出入境部門、地方戶口管理部門進行跨局跨地域的全方位調查,掌握長者在內地居住的位置和情況,避免資源錯配。

除了跨境安老資源不足,不少議員都認為,宣傳力度不夠也是長者不願到大灣區內地城市養老的一大問題。從前述民建聯民調可見,六成受訪者表示「不知道」港府已經推出「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 李世榮批評,港府缺乏宣傳,最基本的例如輪候宿位的長者填寫的「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表格中,也沒有列舉相關計劃以供參考。他建議當局建構內地養老資訊平台,清晰列明內地院舍的不同特點,方便更多長者選擇。

林素蔚提出大灣區安老院舍服務質素認證機制可參考香港老年學會等認證標準。(資料圖片)

中產長得有得揀基層老人何處安身?

另一方面,議員也認為跨境安老有助減少本地公共財政開支。滙豐保險聯同婦女基金會和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於2019年發表的「香港長者護理:2018至2060年香港長者護理的預計社會成本」報告顯示,長者社會成本將由每年的388億元增加至2040年的1,260億港元,以及2060年的2,224億元。很多人以此作為警鐘,希望各界攜手減輕社會重擔。反觀內地,正在不斷優化養老環境和服務質量。《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養老服務床位總量在2025年將會達到900萬張,護理型床位佔比將提升到55%。李世榮建議,特區政府應與內地政府協商,建立符合香港標準的大灣區安老院舍服務的質素認證機制,評估院舍硬件設施、護理人員資質、藥物管理標準等,確保長者住得安心。

工聯會今年6月發表的「香港長者跨境養老意願與需求」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願意前往大灣區內地城市養老的受訪者中,有4成人家庭經濟條件較好,居於自置居屋或私人樓宇。由此推論,中產人士願意接納更多樣性的安老選擇,選委界陳沛良認為,「應該用市場的力量來解決和滿足中產人士對於安老條件、服務質素、生活環境等比較高的要求。」例如,勞工及福利局應與大灣區負責運營養老社區的保險公司共同研究開發相關保險產品,港人可在購買一定年期的產品後,至退休時可入住大灣區高端養老社區。另外,特區政府亦可研究推行鼓勵政策,諸如為購買相關產品港人提供稅務優惠。周文港則提出,特區政府應與內地省市政府協商研究在高鐵站建造「一站式養老服務社區」,專供給有一定經濟能力的港人居住,便利長者和子女來往,讓跨境養老不再孤單。

然而,對於基層長者,他們又可以到何處安身呢?如果一味依靠市場解決問題,那麼消費能力有限的他們,是否必須承受沒有保障的退休生活?無可否認,香港持續面對護理照顧人手不足、服務質素不高,資助宿位供不應求、私營院舍價格昂貴等等問題,「大灣區跨境安老」的呼聲日漸高漲,成為很多治港者積極吹捧的紓緩措施。不過,反過來問——如果港府能夠重建互相關愛的家庭價值,消弭個人主義的負面影響,長者是否不至於被遺棄?如果港府能夠設立全民退休保障機制,減輕長者晚年生活負擔,他們是否能夠享有更加公平的選擇權利?如果港府能夠引入「樂齡科技」概念,加強「居家安老」的配套設施,完善「醫社合作」的地區基層醫療服務體系,是否就能扭轉過度依賴安老院舍服務的弊端?如果港府能夠重奪土地供應主導權,釋出綠化地帶和郊野公園邊陲地帶,興建大量適合長者頤養天年的安老院舍,他們是否就不用離鄉別井?當然,如果特區政府什麼都不做,那麼到大灣區內地城市養老,可能就是香港人的唯一選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