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建築師唔畀發展商「話哂事」 善用150呎冀青年人住好啲

撰文:陳嘉欣
出版:更新:

香港地少人多,「安樂窩」難求。5名80後建築師絞盡腦汁,為150呎小型單位進行大改造,將廁所搬入床下底,增強空間感,其設計概念最近獲得建築比賽冠軍。
他們表示,設計集合年輕人對住屋的需要,不容發展商繼續「話晒事」,希望他們可以「住好啲」!

5名80後設計師,在香港建築師學會贏取「創意青年住宅設計比賽」冠軍,團隊成員陳灝賢(左1)及霍歷勤(右1)表示,希望設計能讓青年說出對住屋的需要,就算無得揀都要有要求!(受訪者提供)

上樓,是不少年輕人的夢想。最近獲得香港建築師學會「創意青年住宅設計比賽」冠軍的團隊,包括:陳灝揚、陳灝賢、陳宇軒、霍歷勤及劉紹禧。他們大膽地結合洗手間與睡房於同一空間。霍歷勤及陳灝賢接受《香港01》專訪,詳談他們對年輕人住屋的看法。

現時部分樓盤設計不合理

5人平日的工作,就是負責發展商的樓宇設計,為何空餘時間仍會參加比賽?霍說,自己在工作時,處理不少發展商的設計要求,但樓盤卻是星斗市民居住,部分設計並不合理,例如要跨過張床才能打開玻璃窗:「好無奈,年輕人已經無得揀,所以連要求都冇,好絕望,年輕人好應該要有權voice out自己想要乜!」因此,他們覺得比賽正是一個好機會,讓他們展示年輕人對住屋的要求。

5名年輕建築師集合青年意見,設計出3款小型單位。(由受訪者提供)

既然設計為青年出發,他們亦將設計名為「築青亭」,雖然單位屬蝸居150呎的面積,但對年輕人而言,這可以是一個暫住的地方,可以開派對、走廊空間互相共用家具。從建築師角度,霍認為,這次的比賽,不再是發展商繼續「話晒事」。至於設計會否應用於將來的建築物,仍是未知之數。但比賽是由房協贊助,由香港青年協會支持,他們希望設計引起社會關注,考慮為青年提供租住房屋。而作品將會以1比1的形式建造,今年底在科學園展出。

「共住」增加空間

團隊成員霍歷勤說,香港的住屋面積有限,蝸居已成事實,如何將狹小的空間變得更大,這是他們的挑戰。比賽限他們在樓面面積150呎、高度約3.7米的空間內進行設計,對象是年輕人,於是他們想出了「共住」的生活模式,即互借空間。私人單位內安置床及廁所,而娛樂設施,一開門就可以共同享用。

單位款式A設有露台,廁所設於下層。(受訪者提供)

霍解釋,單位的設計分3款:

第一款是複式單位,設有露台;
第二款是供輪椅人士入住,廁所空間較大;
第三款則是床與廁所合倂,套用碌架床的概念,上層是床、下層是廁所,附有門窗及浴室,將空間感放大。

單位款式B可讓輪椅人士入住,廁所空間較大。(受訪者提供)
單位款式C的設計最特別,廁所在床下底,令空間變得更大。(由受訪者提供)

設計前與年青人傾談

另一成員陳灝賢指出,大會安排他們與18至34歲的年輕人見面,了解住家的需要,例如有足夠的儲物空間、廁所要有窗、有開揚的空間。於是他們構思出「共住」的方式,大家踏出單位,就可共用圖書館、放映室。同樣是年輕人,他們更想出體貼的設計:「並非每個人都想一齊玩,可能有較怕醜、毒啲,所以我哋設計出高層係走文靜風,例如有靜思空間,而低層就有大排檔、咖啡店,比較熱鬧。」

霍歷勤表示,他們詢問過年輕人的意見,大都希望有足夠的儲物空間、娛樂設施互相共用。(由受訪者提供)
雖然設計仍未知會否應用於將來的樓盤,但他們5人認為,是好機會讓大眾了解青年對住屋的需求。(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