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功課建構式數學解「43-28」考起網民 台媽教到崩潰:心好累

撰文:朱利安
出版:更新:

不少父母在子女做功課時都身兼老師一職,最近一名台媽在教就讀小學的孩子拆解數學算式時,發現一題簡單的減數題目,學校卻要求用「建構式數學」,令複雜程度大增,讓她崩潰表示「心好累」。

有台媽在網上分享現時小學的數學題,需使用「建構式數學」解題,而非以往常用的直式。(fb「爆廢公社」)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

該名台媽昨日在facebook群組「爆廢公社」上傳2張照片,看到一題簡單的「43-28」的減數題目,若以常用的直式處理,很快便能得出答案;惟學校要求學生採用「建構式數學」解答,必須先將數字以十進制的方式拆開,即分別為「10、10、10、10、3」及「10、10、8」,其後把共同擁有的2個「10」扣減,再以「10」減去後者下的「8」,得出「2+10+3=15」的算式。

發帖的台媽不禁在帖文直呼「心累」,認為現時孩子學習的算式較以往的直式複雜許多。網民亦紛紛留言附和,批評目前教育「簡單複雜化」,「本來10秒就可以寫完的題目,給他這樣教,這題至少花掉2分鐘」,「那天看到我女兒寫的數學作業,也覺得超傻眼,為什麽要改那麽複雜的教法」;另有人笑言:「很好奇1000減999等於多少?考卷要很大張才畫的完。」

台媽發文時不禁慨嘆「建構式數學」太複雜,教孩子作答教到「心累」。(fb「爆廢公社」)

不過,也有部分網民認為「建構式數學」着重小朋友的邏輯能力,「以前是實用至上,所以不知其所以然,現在則多了思考和了解原理」。

台媒指建構式數學是1989年由美國數學教師委員會提出的數學教育方式,主張探索數學邏輯而非背誦公式,但90年代在美國推出時已引起極大反彈。台灣方面在1996年推動數學教改,提倡建構式數學,甚至廢除了乘數表背誦,但因為後來首批「白老鼠」學生數學成績大幅滑落,2003年教育部下令不再獨尊建構式數學,就連著名數學家丘成桐當時都批評,要求學生不背乘數表的極端建構式數學是種「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