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11地震後每日接詭異電話 的士司機頻撞鬼 怪談背後藏洋蔥

撰文:夏洛特
出版:更新:

「難道我已經死了?」,日本311地震發生後,接連有的士司機報稱在重災區撞「鬼」,其中有女乘客說出這樣一句話後,消失不見。更詭異的是,有災後重置中心長期於每天下午3時,收到傳出水聲的電話;而超市亦怪事頻生,店內電子裝置經常無故開關或自動轉換方向。到底這些災後奇聞孰真孰假?

日本311地震帶來的洪水無情地摧毀所有沿岸的市鎮。(資料圖片)

專門分享縣案的Youtuber「小烏」曾講解這些怪談事件,並稱背後與地震倖存者的心理創傷不無關係。事件追溯至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地區靠近太平洋海域發生9級地震,引發巨型海嘯,分別為岩手縣、宮城縣以及福島縣等地帶來1.5萬多人罹難、2600多人失蹤及逾31萬人避難遠離家鄉,更造成後來福島核電洩露事故。

然而,災後一年地震陰影仍然籠罩日本多個地區,愈來愈多人聲稱遇上有關地震死難者的靈異事件。當中有災後重建中心長期在每天下午3點準時接到一通無人說話的電話。負責接聽電話的人員表示,聽到咕咕嚕嚕的水聲,讓人有種說不出的詭異感。

日本311災後一年,地震陰影仍然籠罩多個地區。(《Chernobyl》劇照)
+1

事後有推測指那是地震中被海嘯捲走的亡魂執念,生前想打出求助電話,但未來得及獲救便慘遭淹死。另一邊廂,身處重災區的石卷市在重建期間,不時傳出奇異現象。據稱有超市員工發現店內感應門一到晚上10時,便自動地一開一合,仿如有大量客人進入一般。

店內閉路電視鏡頭也總是無故變換角度,如下班時鏡頭本來朝向櫃枱方向,翌日卻自動轉到相反方向。到此購物的客人亦常有被無形力量推着走的怪異感,結果超市有靈體作祟的傳聞不逕而走,生意一落千丈,被迫關閉,此後鋪位也很難租出。

有超市怪事頻生,導致生意一落千丈。(Youtube頻道「腦洞烏托邦」影片截圖)

的士司機遇鬼乘客?

另一重災區宮城縣仙台市,接連有的士司機表示遇上鬼乘客。據《朝日新聞》報道,就讀東北學院大學社會學系22歲女大學生工藤優花,為學術論文訪問了當地逾百名的士司機,其中有7人聲稱在災後撞鬼。

一名40多歲男司機自言在311地震那年的8月,曾經載過一名穿着厚外套的男乘客,對方看來約莫只有20多歲,但眼神呆滯,上車後一言不發,只直勾勾的看着前方。在其多次詢問下,男子才說我要去日和山。可是當他把車開到目的地時,後座男子竟已不見蹤影。

有的士司機聲稱災後載過鬼乘客。(Youtube頻道「腦洞烏托邦」影片截圖)

另一名50多歲男司機也有類似經歷,他憶述地震後的首個夏天於石卷市車站載客,對方是一名穿着厚衫的女乘客,劈頭便稱要去南濱。惟其時南濱已被海嘯夷為平地,司機遂問女子稱:「你真的要去嗎?」。不料女子聽後顫抖地自言自語稱「難道我已經死了?」

司機頓時心感怪異,回頭一看才發現後座女子已不復存在。工藤優花綜合這7名司機的靈異經歷,發現「鬼乘客」幾乎都是年輕男女,推斷他們可能是地震中的罹難者,由於對人世戀戀不捨而暫忘自己死去的事實。

綜合7名的士司機的靈異經歷,「鬼乘客」幾乎都是年輕男女。(電視劇《降魔的2.0》劇照)

日本NHK電視台隨後在2013年以災區怪談為主題,拍攝紀錄片《東日本大地震系列:與亡魂在會災區的第3個夏天》。節目中不少受訪者表示,曾有多個晚上聽到逝去親人在枕邊耳語說:「好冷啊!」、「好想回家,好想好好被安葬。」。

一名女子受訪時稱,丈夫在地震中身亡後,她一度為此自暴自棄想放棄治療,直到某天看到丈夫「亡魂」,念及自己可能仍被人守護,才燃起活下去的想法。

怪談背後為治癒創傷

另有宮城縣居民聲稱災後不時看到一名老婆婆「鬼魂」出現在一所組合屋內,貌似不知自己已經離世。網上更有311地震期間的靈異影片流傳,片中拍攝得疑似是亡魂的「白色物體」,隨海浪飄起升上房屋,被指可能是海嘯遇難者的「靈魂出竅」。

網上有311地震期間的靈異影片流傳。(Youtube頻道「腦洞烏托邦」影片截圖)

對此,日本大學文理學部社會學科教授中森廣道接受《週刊Playboy》訪問時表示,在災區如岩手縣、宮城縣、福島縣等地的「亡魂」,主要分成兩種,第1種是以人類姿態出現、面容清晰;第2種則只能感應其存在,而且面目不清。

這些「亡魂」與一般怪談出現的不同,行為模式較溫情,並不令人害怕,甚至有當地人身同感受,曾言:「這些年一直聽說這種傳聞,我自己是沒經歷過所以也不太相信。但是當時真的死了很多人啊,就算是真的也沒甚麼奇怪。」。由此可見大眾不單認為災區怪談無傷大雅,而且從中獲得一定程度安慰。

一名男子在福島向海灘鞠躬,悼念日本311死難者。(資料圖片)

有說法指,災後出現的靈異話題實際是倖存者以至社會大眾的治癒創傷途徑,人們藉此訴說對亡者的思念之情。怪談中的亡魂無論真假,都讓人震撼於生命的脆弱,萌生要為逝者好好活下去,重拾希望。

【本文已獲「腦洞烏托邦」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