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角奇女子賣身葬父 網民驚揭2018年有人同招行乞 報警結局是…

撰文:夏洛特
出版:更新:

孝感動天?昨日(2月6日)旺角街頭有女子「賣身葬父」,向途人索要30萬元,相關照片在網上廣傳。當時女子身旁放着1塊以簡體字書寫的紙牌,上書「認祖歸宗,家財萬貫,認鬼歸西,人去樓空,賣身葬父」,並以平板電腦展示1名男子的照片。直至晚上有圍觀途人報警,女子以普通話表示「有人來抓我」,隨即執拾地上物品離開。
後經查證,相中「父親」其實是內地導演、編劇及製片人徐紀周,他仍然在生,而該照片早於2010年就在內地報道出現過。有網民反諷女子「真『廿四孝』,未死就葬佢」、「呢啲孝女啊」,而原來今人常說的「廿四孝」來源可追溯自元朝。

旺角街頭有女子聲稱要「賣身葬父」,向途人索取30萬元,相關照片在網上廣傳。(陳浩然攝)

「孝」是儒學核心思想之一,古聖人及帝王均致力宣揚孝道,而今人讚揚他人孝順至極的「廿四孝」,其實是指古代的24個勸孝故事,現可追溯至元朝的勸孝書籍《二十四孝》。《二十四孝》全名為《全相二十四孝詩選》,撰者有3種說法,一說是元代學者郭居敬編錄,另一說法是其弟郭守正撰,而第三種說法則是郭居業所撰。中國近代語言學家楊伯峻在《經書淺談》就曾指「元代郭守正將24位古人孝道的事輯錄成書,由王克孝繪成《二十四孝圖》流傳世間」。

而《二十四孝》收錄的故事乃24位古人行孝的事迹,大多取材自西漢經學家劉向編輯的《孝子傳》。《二十四孝》中,由先秦的舜「孝感動天」至北宋的黃庭堅「滌親溺器」,每位皆是「性至孝」的典範,而今人較為熟知的有「臥冰求鯉」、「戲彩娛親」、「賣身葬父」等。

「賣身葬父」出自漢代董永無錢安葬亡父,於是「賣身貸錢而葬」,其孝悌上達天聽,感動上蒼。(電影《唐伯虎點秋香》劇照)

近年在本港較多人討論的就是「滌親溺器」與「戲彩娛親」,因為在2017年香港中學文憑試中國語文科說話能力考試中,就曾要求考生評論上述二者哪一個更值得學習,可惜不少考生未曾修讀過《二十四孝》,對「滌親溺器」知之甚少,故當年此題又被稱為「死亡之題」。而「滌親溺器」是指北宋黃庭堅「奉母盡誠。每夕親自為洗滌溺器」,縱然身居高位,仍每日親自為母親洗滌夜壺。

至於「賣身葬父」就出自漢代董永,書中寫「漢董永家貧。父死。賣身貸錢而葬」,其孝悌上達天聽,感動上蒼,及後就有了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傳世,指七仙女深受感動,下凡幫助董永,亦即書中所言的「仙姬陌上逢」。而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亦是文學及影視作品常見的題材。

2018年5月20日,旺角街頭亦發生過類似的行乞方式,有男子推着1名疑似奄奄一息的老翁在街頭行乞。(「香港突發事故報料區」FB圖片)

雖然不知「旺角奇女子」為何要「賣身葬父」,但其實早於2018年5月20日,旺角街頭亦發生過類似的行乞方式。當時有1名看似奄奄一息、蓄花白長鬍的老翁躺於木板上,他的身旁有另1名男子坐在地上,身邊放着1個膠桶,其間不時有途人捐錢放到桶中,坐着的男子便會道謝。有路人以為老翁已死亡,欲報警求助,但遭男子拒絕,男子更一度要將老翁推離現場。事後警方到場調查,但2名行乞者已經離開,不知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