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專題】都是薯仔惹的禍?

撰文:陳子煒
出版:更新:

1840年代,由一種卵菌引致的「晚疫病」從原產地美洲傳到歐洲,令大批馬鈴薯幼苗還未發芽便已發黑、腐爛、枯萎,引致前所未有歉收和歷時近7年的大飢荒。由於當時的大部分愛爾蘭人都從事馬鈴薯耕作,故此深受其害,大饑荒對愛爾蘭的社會、人口與經濟都造成了永久性的影響。

愛爾蘭境內至今仍有多處塑像紀念這場嚴重影響了其社會、人口及經濟面貌的大飢荒。(圖片來源:Britannica)

愛爾蘭在英倫諸島中屬於比較肥沃的地方——愛爾蘭語稱為「Eire」,來自於凱爾特語的「肥沃」。加上愛爾蘭地處偏僻,故此當地人大部分從事農業。自英國在1801年統治以來,大部分的農地皆由英國貴族擁有,愛爾蘭人只能充當佃農。為了應付土地主的重稅,很多愛爾蘭人都選擇種植收成高的馬鈴薯(17世紀漸漸自美洲引進歐洲)。由於作物種類單一,因此當馬鈴薯因大飢荒而歉收,帶來的打擊比其他地區更大。大量的愛爾蘭人不止連稅金都交不上,甚至連餬口也非常困難。

在1845年飢餓高峰時期,英國政府卻沒有禁止糧食從愛爾蘭輸出。是故即使愛爾蘭正處於嚴重的飢餓中,仍然有大批馬鈴薯從愛爾蘭運到英國。由於政府救治不力,因此只能依靠教會為主的民營組織救援。其中聖公宗等新教教會竟然藉機傳教,規定只讓信奉新教的愛爾蘭人領受救濟。不少愛爾蘭人因忍受不住飢餓,為了得到一碗熱湯,只能放棄天主教改宗。眾多不願意放棄天主教的人,最終餓死或被迫離開祖國,遷往美洲求生。

由於在地愛爾蘭的人離散,令愛爾蘭境內能操愛爾蘭語的人口急劇下降,一直影響到今日愛爾蘭人的語言習慣,愈來愈多人只以英語溝通。由此可見,「大飢荒」帶來的影響深遠。但若我們歸根究底,到底錯的是馬鈴薯,還是那些壓迫愛爾蘭人的英國人呢?

延伸閱讀:【愛爾蘭專題】高貴的凱爾特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