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ng Old】「中年危機」是謬誤

撰文:蔡東豪
出版:更新:
以中年危機為標題的故事太動聽,大眾媒介大力擁抱,乘機提出處埋方法;電影以中年危機為主線,反映中年人的無奈,產生莫大共鳴……這些年,科學家嘗試證實中年危機的存在,但得出的結論一面倒——不能以科學方法證實中年人特別不快樂……
蔡東豪
中年不一定是危機四伏,快樂的中年人四處可見,閣下可能便是快樂中年。(蔡東豪 Facebook)

猜四字詞語,首兩個字是「中年」,另外兩個字是什麼?

八成答案是「中年危機」,另外兩成跟「中年危機」也有關——「中年發福」。

中年危機的概念,50 年前由一名加拿大心理學家 Elliott Jaques 提出,擊中很多人心中要害,昂然進入日常詞彙。

人到中年,年少夢想一一不能實現,生活迫人,營役工作,多事家庭,拼出一幅令人洩氣的圖畫。心理出現問題,一律可歸咎於中年危機,表面上合理,世人可以接受。

以中年危機為標題的故事太動聽,大眾媒介大力擁抱,乘機提出處埋方法;電影以中年危機為主線,反映中年人的無奈,產生莫大共鳴。

但中年危機的具體定義、成因、發展路向、醫治方法等,並不統一,各有各說。例如幾多歲才算中年?問 10 個人得出 11 個答案,由 30 幾歲到 60 幾歲之間。中年危機彷彿是人生危機,然後開始有人質疑,危機什麼時候都可能出現,未必跟年齡有關。

電影以中年危機為主線,反映中年人的無奈,產生莫大共鳴。(《飛鳥俠》、《美麗有罪》電影劇照)

中年危機四伏?科學並非如是說

這些都是人云亦云。中年不一定是危機四伏,快樂的中年人四處可見,閣下可能便是快樂中年。很多人不服氣,以行動反對中年危機的假設。

這些年,科學家嘗試證實中年危機的存在,但得出的結論一面倒——不能以科學方法證實中年人特別不快樂。

中年危機是謬誤,科學家提出 3 個原因:

  一、合理期望

人是否快樂,很大程度跟期望掛勾。期望落空,那種失望可以持續一段時間,影響情緒。

人生是由一連串經驗累積起來,經驗有甜有酸,年紀增長,經驗跟隨增長。年輕人把夢想定至天高,非常合理,未試過怎知不可能?中年人痛過哭過,對人生追求有較合理的想法——失望也是人生一部分——漸漸地,中年人不為失望變得失望。曾遇失望的人懂得調整期望,事業追求不再是「有錢過李嘉誠」,夢想變得踏實。

中年人知道有些目標沒可能達到,不去多想,反而集中心機投放在自己掌握之內的事情,例如與家人親密生活。最近一個中年朋友告訴我,他的最大成就,是陪伴子女渡過重要的成長時刻。很難想像 20 年前他會這樣說,不過今日我替他高興。

  二、珍惜朋友

近年每當出席一些遇到舊朋友的場合,例如舊同學聚餐、中學同學周年紀念、朋友的紅白二事等,有一個強烈的感覺——遇到某舊朋友,腦海裏湧現回憶,當年曾經要好過,後來不知為何疏遠了,心中有點不舒服。向後望,太多「如果」,當然很多事情沒法改變,但太多事情是在無聲無息中溜走,包括友誼。

太忙?永遠是藉口,但忙是真正原因嗎?我知道不是,只是沒好好重視。

中年人的強項,是懂得珍惜友誼。生命中出現過形形種種的人,什麼人可以做朋友,什麼人不可以,心中有數。走到這一點,仍有緣份遇上,不想輕易放過。

直覺上,中年人較難結交朋友。大家心想幾十年都不能成為朋友,總有原因,似乎不大可能到這時候才開始一段新關係。實情相反,中年人放下 ego,不再計算,開懷地接受他人,更容易建立友誼。

一個退休朋友近年愛上行山,勝在有時間,每星期固定行 3 次,跟 3 隊不同人行,突然間社交生活變得忙碌。還有,今時今日中年人結交朋友的年齡範圍廣闊,加減 20 年都可以一齊玩,朋友對象以倍數增加。

  三、決策甜點

人生的決策有大有小。大決策數目不多但影響深遠,小決策不停出現,拉勻一生,決策明智與否,影響生活質素。

人生的決策有大有小,小決策明智與否,影響生活質素。(陳焯輝攝)

決策的結果是未知數,非黑即白的,老早作出了,不用多思考。困擾我們的決策,永遠是在灰色世界,不知怎樣好,決策變成一種壓力。欠缺自信是致命傷,作出決策後仍不停質疑自己,弄至陣腳大亂,最後好事變壞事。

很多事情不可靠書本,或不可依賴朋友意見,未親身試過,就是不知道箇中奧妙。中年人作決定的時候特別明智,原因跟叻無關。經驗是中年人最重要資產,中過招,下次便學精。交了半生學費,中年人成為專家——「自己專家」——掌握自己的好與壞,不妄想,不強求,凡事以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

中年人擁有比年輕人勝一籌的資源,包括經驗、時間、穩定情緒、朋友支援網絡等,較能應付隨着決策而來的壓力。

下次用「中年危機」這詞語之前,想一想,真的嗎?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