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炮的最高危時機

撰文:蔡東豪
出版:更新:
是否必須先找到後路,才應辭職?(iStock)

員工離職對企業的成本,絕對不是短期間內造成的不方便,我看過一些調查數據,真正成本是離職員工月薪的數以倍計。如果企業的模式如地產和股票經紀那般,單打獨鬥,員工離職的損失或者還有數得計,但大部分企業的經營模式着重團隊,調出和調入團隊成員造成的實際影響,條數好難計。

一個很簡單的未知數是對留低員工的影響。一些員工對僱主有種種不滿,有機會離職,但選擇不離,原因是不捨得要好的同事。打工族的Best Friend大都是一同嘗過甜酸苦辣的同事,這也難怪,在一日之中,花最長時間就是在公司,發生最多事也是在公司,最能明白自己的並不是屋企人。Best Friend走,留低的同事三思,是否也應該為自己打算?如果Best Friend離職的過程不愉快,留低的同事多數站在Best Friend一邊,齊數公司的不是,造成的負面影響既廣又深。

員工離職主流原因有三

員工離職的原因多籮籮,最近聽到某年輕人離職的原因是老闆「太建制」,經常在公司談政治,兼動員同事以行動支持政府,年輕人並不是民主派,對政治冷感,但嫌老闆行事「老土」。不過,可以把千奇百怪的離職原因,歸納為三個主流:

一、不喜歡老闆。跟老闆的關係是打工族滿足感的根源,導致離職的原因通常是頂唔順老闆。員工和老闆不需要是好朋友,但之間一定有一個關係,而這關係主宰員工的每日情緒。關係有問題或日漸變壞,幾難頂。公司大談什麼企業文化,太遙遠了,最埋身是跟直屬老闆啱唔啱key。

二、看不到上進的機會。這個原因較複雜,上進不一定是升職,學到嘢對很多員工已足夠,但是否學到嘢可以很主觀,老闆和員工可能各有各說。員工認為學唔到嘢,失去工作熱情,慢慢演變為憤怒。

三、人望高處。現在公司不是不好,但人家給比較高的職位或薪酬,講完。

企業可如何防範未然

離職的原因可連載十篇八篇專欄,不多說了,大家心中有數,我想談論另一個關於離職的課題:時機。既然員工離職對企業造成巨大影響,企業應該防範未然,預早察覺員工不滿,向有離心者釋放一連串善意,希望有彎轉。

預先洞悉員工有離心,提早作出行動,保持團隊的完整,是一門深奧學問,很多人察覺不到企管人這方面的功架,因為做得好的時候,表面上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其實企管人在水底做到氣咳。掌握員工離職的時機,最考功夫是因為很多因素在上司的掌握之外。

掌握之內的事情做足一百分,可能不足夠,有一些事情上司無從掌握,例如員工內心的變化。一個人是否滿足於現狀,很多時不是看「絕對」的成績,例如擔任什麼職位、賺幾多錢、揸什麼車等,而是跟別人比較,自己的「相對」成績如何。John爬上經理位置,有樓有車,外人看已經了不起,但John仍不開心,原因可能是John的同輩或舊同事,做得比John好。人比人,比死人,可是人就是喜歡比較。

一個人做得是否成功,很大程度是看這個人覺得自己在人生這個階段,或者相對跟自己年紀和背景相若的人,「應該」做成點。換句話說,45歲的John,部門經管,幾人之下,幾百人之上,外面人覺得很不錯,但心中充滿空虛和無奈,因為他有些中學同學和舊同事做了老闆和CEO。下屬內心世界是怎樣,上司很難摸得準。

一些公司做Exit Interview,想知道員工離職的真正原因,大部分離職者不說真話,敷衍了事,肯說真話的話,原因可能令上司嚇一跳:「我從來沒想過你這樣想!」一場同事,緊密作戰,原來知道對方這麼少。

中學紀念聚會最攞命

關於離職,我的經驗頗豐富,在圍欄兩邊留下足迹,有過來人看法,並且非常具體。一些日子特別容易令員工胡思亂想,需要嚴陣以待。例如加入公司的周年紀念,員工領取「老人金牌」時候的笑臉,其實隱藏着一個困擾的疑問:「我做了這麼多年,其實是否應該出外面看看?」員工生日「轉字頭」也是危險時刻,二十變三十,三十變四十,腦裏思潮如海嘯,這十年是怎樣過的?

然而,最攞命的日子,是中學同學畢業周年紀念,二三十年沒見,聚在一起,互訴當年,同時互相比較職位和身家,這餐飯可改變很多事情。上司知道高危下屬出席這些容易出事的聚會,必須拼命阻止,作個藉口,例如:「你今晚一定要同我飲杯嘢,否則我會死。」一餐飯,一句說話,可以改變很多事情,上司的責任,是盡力減少這些情緒衝擊。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