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無限】25歲是女生友誼分水嶺 研究:變成只聯繫一兩個朋友

撰文:程佩敏
出版:更新:

2月底,「青春無限」貼紙相舖旺角分店正式結束營業,現只餘下荃灣店。原以為只是一間商店結業,但就在當天吸引了大批人士前往該店,為的是希望重拾那些年的回憶。然而留住了回憶,那麼舊人與舊情仍存在嗎?

「青春無限」貼紙相舖旺角分店已於2月底結束營業。(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不管那是湊熱鬧,還是想藉最後營業時間內與身邊人在那刻下作紀念,但都是源自我們皆對影貼紙相這回事念念不忘。

不少報導訪問當日到貼紙相舖的人,部份是與當年一起影貼紙相的那位朋友結伴而行,有的則是與現時的男/女朋友,他們紛紛都在想當年,回憶當時與朋友在這留下的「青春腳印」與過程,也讓不在現場、隔了一個屏幕的我想起了當年。

+2

當年結伴而行的仍是同一班人嗎?

對中學時代的筆者而言,影貼紙相的價格並不划算,但只要人數多於3個人以上,大家夾少許錢就能留住回憶,成為一班好朋友放學後必做的消閒活動。放下書包,湊出紙幣到收銀處兌換成一個個的十元硬幣,投入硬幣前總要左照右照鏡子確保自己在最佳狀態,在開始前想出各個不同的姿勢,到後來爭奪美圖的兩個位置,加入當日日期與「友誼永固」的字眼,到其後小心翼翼的平分貼紙相和拿去過膠。

就這樣嘻嘻哈哈的貼紙相機店內流連,快樂得就似是觀看電影一樣,教人感慨青春時間無限。

(《Sunny陽光姊妹淘》劇照)

不過,縱然貼紙相可留住當刻的青春回憶,但當你今天回顧,那張貼紙相上刻畫的「友誼永固」兌現了嗎?今天仍有聯繫的朋友,是當年與你影貼紙相的那班「閨密」嗎?

(《Sunny陽光姊妹淘》劇照)

 離去的原因:生活的優次排序不同了?

讀書時期接觸到的朋友大多都是同學,可能是坐在旁邊的,可能是被強行分組認識的,都只因你們擁有共同點:相同的學習環境,共同結伴度過等放學,互相訴說八卦的時刻,把當時的你們連在一起。當投身社會後,變成兩個路向不同的人,話題自然有變,久而久之就不想再為談話而變得刻意,因而疏遠。美國心理學家Suzana E. Flores亦指25歲前較容易結交朋友,原因是那是我們最簡單的階段,隨年齡的增長,便會失去那些純真。

除了不再擁有相同的興趣與經歷外,對於愛情上的追求也大為影響到友誼的發展。長大後的我們開始戀愛,無可避免地更關心自己與伴侶,越來越少聯繫過往認識的朋友,這點也獲阿爾托大學研究人員Kunal Bhattacharya認同。

(《哪一天我們會飛》劇照)

研究結果指出:人越大,朋友越少是必經過程?

25歲作為友誼分水嶺這數字,不只是個人觀感,同樣見於調查研究之中。芬蘭阿爾託大學和和英國牛津大學共同進行了一項研究,指出女性的社交圈會隨年齡而縮小,尤其是25歲過後,情況將會更明顯。研究人員總共分析了300萬電話用戶的數據,從他們的通話頻率、聯繫對象、聯繫時間。

發現25歲前大部份用戶擁有與聯繫朋友的次數十分高,然而25歲後則不太活躍於社交,25歲女性每個月平均與大約17.5人連繫,互動對象由一大班朋友變成一小群親友,或指定的某一兩個朋友。跟過往群在一大班同學身邊的交友模式,截然不同。

(《東京白日夢女》劇照)

後記:留下的相中人,你有時刻珍惜嗎?

大概,人越大越少朋友,是一件正常不過的事情。

筆者慶幸的是,雖然最青春影貼紙相的那個時刻的確過去了,舊友也不是全部有聯絡,但仍能與當中的部份朋友從成長過程中找到大家感到最舒適的相處模式。縱然工作環境不同、不是經常見面,大家也願意發掘其他的共同話題,彼此維繫,或者能夠留下來的,都是最了解你的人。

或許我們不是希望回憶影貼紙相時的那段遠去的青春,而是念記當天與你一起做過如此青春事情的舊人與舊情。

(資料來源:CNN, Lifeh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