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越將聯手抬米價 港米零售價早飆升 01格價幫你搵邊間超市最抵

撰文:數因斯坦
出版:更新:

本港食米主要來源地泰國及越南同意合作抬高米價,港人或要「捱貴米」。而在未正式抬價前,政府工業貿易署數據就顯示,今年首兩季來自兩地的食米進口價雖然按年大跌,市面零售價卻上升2%至6.9%;另外近月進口米價亦較年初緩緩上升,食米恐進一步加價。
不過,現時超市食米價格暫未見大幅加價,「01研數所」整理各大超市食米價格變動圖表,助讀者格價慳錢。

今年首7個月,本港分別從泰國及越南進口近10萬噸及3.9萬噸,分別佔整體進口量59%及23%,來自兩地的食米進口量佔比合計超過八成。泰、越兩地早前達成協議,將合作抬高米價,大有可能令本港食米加價。

而在兩地正式抬價前,本港市民早已「捱貴米」。工貿署數據顯示,今年首兩季泰國香米每公斤零售價達13.8至13.9元,按年加價約2%至3.6%;越南香米就由去年首兩季約10.4至10.7元,按年升2.9%至6.6%,至今年同期約11元。

然而兩地食米的進口價實際卻按年下跌4.5%至16.5%,其中泰國香米由去年首季的7.4元降至今年首季6.2元,按年大跌超過一成,而泰國香米零售價對進口價的比率,亦由去年平均0.97,升至今年首季的1.25。《香港01》早前報道,有本港米商指,近年食米進口價大致平穩,但疫情導致船期不穩令運輸成本增加,令零售價上升。

至於比較年內按月食米價格變動,可見於年初第五波疫情期間食米零售價曾一度飆升,至4、5月回調,而食米進口價則在5-7月間開始上升,加上抬價影響,食米恐進一步加價。

翻查消費者委員會網上價格一覽通網站,最近一周多(8月24日至9月1日)本港食米未見廣泛加價。統計網站所列39款食米於不同超市的50組價格,有15組價格下跌,13組上升。減價較明顯的包括金鳳聚大行泰國頂級香米(10公斤),於其中一間超市的售價由194元大減26元至168元,另外金象牌頂上茉莉香米(8公斤),於另一間超市售價由112.9元減價16元至96.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