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雨|500年一遇是什麼?不用等500年?1原因極端暴雨將增加

撰文:數因斯坦
出版:更新:

【紅雨/天文台天氣/停課/黑雨/黃雨/水浸/雨量/大雨】天文台於今日(14日)上午5時55分改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表示香港廣泛地區已錄得或預料會有每小時雨量超過50毫米的大雨,且雨勢可能持續。教育局宣布所有上午校及全日制學校今日停課。「500年一遇」、「百年一遇」等說法再被提起,這些詞語亦似乎變成了大雨、水浸代名詞。
到底「N年一遇」是甚麼?事實上,天文台曾撰文解釋,「N年一遇」或「重現期」是統計學概念,所指的是重複發生同一事件的平均所需時間,而對於以往未曾發生過的極端事件,也可透過統計方法從現有數據分布延伸估算。天文台亦指出,氣候變化影響下,未來極端事件增加,重現期亦會隨之縮短。

多區大水浸 黃大仙成重災區

+35

天文台文章以虛構數據為例解釋,假設過去50年內曾有2次年最高每小時雨量超過100毫米紀錄,以統計學方法便可估算出更長期雨量分布,可得出1年發生這個事件的機會率是2%。再計算機會率的倒數,即1÷2%,便可得出重現期估計為50年。

降雨事件重現期的計算方法,圖中的數據全為虛構,僅作例子用。(香港天文台網站)

值得注意的是,重現期只是由概率推算出來的期望值,即使計算得出某事件平均N年會出現一次,亦不代表N年內必然會發生。此外,由極端事件發生次數稀少,歷史數據年期亦有限,都會影響估算準確度,而只要新增一兩次極端事件,也可能大為影響估算結果。

極端事件的估算值會對新觀測十分敏感,新增一次極端事件,亦可能對估算有較大影響。(香港天文台網站)

渠務署曾以排洪角度指出,下雨持續多長時間,對某一個地區排水系統會有不同程度影響,因此計算大雨重遇期時,必須評估對受大雨影響區域最關鍵的降雨時間長短。

多名氣象專家均提到,氣候變化下,類似今次暴雨極端事件會愈來愈「常態化」。而天文台亦指出,不同電腦氣候模式都預測,在氣候變化影響下,極端事件會增加,亦即重現期亦會愈來愈縮短。

本港排水系統防洪標準(渠務署網站)

現時渠務署防洪標準,要求市區排水幹渠系統能夠應付重現期為200年一遇洪水。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亦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這次的「500年一遇」說法,是由過去雨量紀錄推算出來的數字,指出近年每小時雨量接連破紀錄,而且上升幅度高,需要新的、能反映氣候變化的統計推算,認為渠務署宜及早以最新觀測數據更新設計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