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邨居民來稿】滿地膠冇人清:講就關心社區 責任就掃落枱底

撰文:來稿
出版:更新:

每逢打風,身邊的朋友都會特別關心我:「你住杏花邨喎,有冇事啊?」,不過與其說是關心,好奇心作祟可能更貼切。不過也難怪,住在杏花邨有什麼風浪未見過?早幾年還看過三層樓高的巨浪;大船被衝上岸;現在還有停車場變魚缸等奇景。
也許身邊朋友八卦,弄得杏花邨的居民也特別熱衷追風睇浪,水浸都要伸隻腳進水測試深度,實行「自己的花生自己吃」。

風雨過後,滿地發泡膠。

居民對社區不關心 只顧「食花生」

昨日「天鴿」襲港,整個海旁轉眼變成廢墟:街燈和大樹都倒下、水渠蓋爆開、公園水浸、地下停車場變魚缸。縱然管理處把海旁圍封,但每個人依然拿着手機相機拍攝,沿着封鎖線走,就像在欣賞某歷史古蹟:「嘩你睇吓!」「嘩!呢個都爆咗,勁誇張囉!」「周圍都係泥啊!發泡膠啊!嘩!」

非常之⋯⋯獵奇。

許多居民都抱着「事不關己」的心態,一覺醒來下樓只懂抱怨路邊到處是垃圾,心諗爛到咁唔通真係expect清潔姐姐一晚幫你執好哂?風暴的威力大家有目共睹,為何對清理工作的辛酸就忽然視而不見;颱風沖上來的發泡膠和雜物浸沒了附近幾條街道,近岸的花叢都鋪上一層白色,為何這些他們都看不見?(可能他們只會關心自己百幾萬的靚車變成潛水艇。)

【天鴿風球】城門河露宿者 打風不離四兄弟:比得上當年溫黛

【天鴿風球】巴士站清潔工八號波都要返工 總站熱到暈住院冇病假

+2

管理處、區議員反應慢 居民視若無睹

昨日我跟幾位朋友打算去清理街道的發泡膠,到管理處問他們會否幫忙收集發泡膠,並提供地方暫時安放發泡膠等待環保團體回收?結果他們不置可否;接着去問區議員(工聯會的何議員),亦一直未獲回覆。於是心想與其明天等到清潔工來,將發泡膠跟其他垃圾通通送往堆填區,我便跟朋友先去收拾發泡膠,並聯絡環保團體明天來回收。豈知兩個小時後,管理處的回覆,竟然令人如此失望(對話內容節錄如下):

我:你哋會點處理啲發泡膠?如果可以放埋一個地方我可以聯絡環團來回收。
管:喔要清理咗先喎,轉頭覆你。
(幾個鐘後,我們已經執咗兩個鐘)
管:小姐,關於發泡膠回收的問題呢,已經有居民自發性執緊,你唔駛擔心架。
我:係呀咁執完可以放係邊?
管:喔佢哋會處理,你唔駛擔心。
我:執緊個個咪係我,咁我可以放去邊啊?
管:喔!!!係你啊!!!你可以放返係每座垃圾房,我哋會收。
我:下咁你哋會送去邊?
管:喔,我哋會送番去垃圾場嘅。
我:......................

最後擾攘了一個晚上,他們終安排到一個位置,讓我們安放收集來的發泡膠,直至今早十一點環團來回收,他們也大嘆發泡膠的量竟然如此驚人。

只要表面的和平 將責任通通掃走

不知從何時開始,好多居民都變得只求表面的和平,但對背後的責任就通通swept under the floor,視若無睹。譬如永遠只有商場附近的範圍清潔乾淨,但走出商場範圍,就仍然是滿地泥濘,草叢裏盡是海裏沖上來的發泡膠。許多居民都以為付了幾百元的管理費就能一勞永逸,其嘴臉彷彿在說:「我畀咗錢,𠵱個就係你(受薪者)嘅問題,not mine。」

較「有心」的人,可能會在網上share滿地發泡膠的相片,接着在caption寫上:「天鴿:個海叫我畀返哂啲垃圾你啊!」是的,說得好像自己從未用過發泡膠,然後呢?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網上說着要支持環保,但事實上他們根本從未參與任何事情,管理處連安放發泡膠的地方也沒有,居民看見別人努力清理社區,他們都只會做三件事:拍照、圍觀,然後問:「你哋做義工啊?好乖喎~」可是一旦叫他們幫忙清潔,他們便說:「啊我有啲事走先,你加油。」(非設計對白)

難道自己清潔自己的社區真的很過份嗎?如果大家都不願意負起那麼一點責任,一點公德心,就不要再說杏花邨是一個社區,這裏充其量只是港鐵旗下的中産屋苑。可能較為慶幸的是,早上看見幾個媽媽帶着孩子來一齊執,一個六七歲的男孩說:「如果每人都執少少就好啦,好快會執完!」是的,連一個小男孩都懂的道理,但好多杏花邨人都不懂。

(圖片:迷失的寶藏:發泡膠回收行動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