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站設計二】點解交通交匯處通常起喺建築物下 又冇自然風?

撰文:呂嘉麗
出版:更新:

全港約九成人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通勤,當中約三成人乘搭巴士。然而,香港愈來愈多大型公共運輸交匯處建於商場或住宅之下,半封閉式設計令乘客被高溫及廢氣夾攻。一個舒適的候車環境,是鼓勵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其中重要一環。香港的公共運輸交匯處可有更好的設計嗎?

愈來愈多公共運輸交匯處設置在建築物下,造成一個幾乎密不透風的環境,令候車變成更壞的體驗。(呂嘉麗攝)

為什麼香港愈來愈多有蓋公共運輸交匯處?
 
截至2017年6月底,政府擁有合共60個有蓋公共運輸交匯處及149個露天公共運輸交匯處。 雖然運房局回應指,公共運輸交匯處以有蓋或露天模式興建,主要視乎個別地點的具體情況、發展及規劃需要而定,但據資料顯示,露天公共運輸交匯處大多在公共屋邨,而地鐵站附近的公共運輸交匯處大多屬有蓋巴士總站。

從前的公共運輸交匯處多數為獨立露天建築,但自90年年起,巴士站置底,商場和平台花園置中、住宅置最上,漸成一種大行其道的發展模式。中大地理及資源管理學系教授伍美琴說,香港土地資匱乏,而政府又通過地契規定發展商要興建公共設施,導致愈來愈多公共運輸交匯處建在建築物下。雖然垂直結構似乎可以地盡其用。犧牲的,卻是乘客。
 
梁振英今年初發表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更可見連政府也帶頭打公共運輸交匯處的地皮主意,有4個屋邨鄰近的公共運輸交匯處地皮均納入房屋發展。不過,日後這些公共運輸交匯處會搬遷,還是變成住宅樓下的巴士站,仍然是未知之數。

現時政府對巴士站的設計指引是否足夠?環團:標準過時
 
理大前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指,露天的巴士站如會「扯風」,空氣質素會較好。而半封閉式公共運輸交匯處多數缺乏自然通風走廊,站內會較侷促和積聚廢氣,溫度較高,需要靠機械抽風。

現時由環保署發出的《半封閉式公共交通交匯處的空氣污染管制》專業守則(守則),訂定這些交匯處內的空氣質素指引、所需的設計及系統的操作和維修,以供相關專業人士參考。

青衣公共運輸交匯處兩邊樓宇較密集,半露天設計令自然風能走進巴士站。(呂嘉麗攝)

不過,健康空氣行動健康空氣行動社區關係經理龍子維指:「這只是一個專業守則,並無法律效力。公共交通交匯處設計者並無義務必須要跟隨其守則。事實上很多公共交通交匯處都是位於空氣極不流通,近高速馬路的地方。其次,有關守則內的標準十分過時,自1998年就沒有更新,參考的是1987年生效的空氣質素指標,當中二氧化氮的一小時平均值上限,居然是300微克/立方米,是現時香港空氣質素指標的200微克/立方米的1.5倍。有關設計會令等候的乘客吸入不必要的高濃度二氧化氮,嚴重影響身體健康,而只是今年首半年,已有936名市民因空氣污染而提前喪命。」

就有關守則標準過低問題,環保署回應指,一般而言,市民只會在公共交通交匯處作短暫停留。因此,守則內只為一些在短期接觸下可能對健康構成影響的空氣污染物訂定空氣質素指引。 環保署又指,會因應情況,聯同相關部門按公共交通交匯處的運作情況檢視守則內容。 不過,巴士站有不少清潔工和司機長期逗留,環保署的指引似乎沒照顧他們。

巴士站內噪音高 環團批監管不足
 
除了空氣質素,公共運輸交匯處內亦有噪音問題。記者在藍田站錄得93.8分貝、在荃灣西錄得94.2分貝、東涌站錄得92.4度、九龍站錄得91.7度。盧覺強指,公共運輸交匯處內的機械抽風機運作時卻會發出聲響,加上半封閉式公共運輸交匯處會困住噪音和產生回音,故噪音較嚴重。盧覺強建議,為這些抽風喉管圍上玻璃棉,可減少噪音。

本報就環保署是否有就公共交通交匯處的噪音標準作指引,環保署回覆,現時以管制噪音源頭的方法來管制在半封閉式公共交通交匯處內的噪音,車輛要符合噪音標準才可登記。環保署指,這個管制車輛噪音的法例已紓緩在半封閉式公共交通交匯處內的噪音環境。
 
環保觸覺義務總幹事譚凱邦認為,這個管制並不足夠,因為半封閉式公共交通交匯處內有回音,令聲音散失有困難,加上舊車輛產生噪音較大,而環保署對此缺乏監管。他認為,新的公共交通交匯處應設計得更開揚,政府亦應安裝些較安靜的抽風設施。

青衣公共運輸交匯處屬圍邊鋸齒形的巴士站,中間是露天設計,但上落車位置有蓋,市民不用日曬雨淋。(01製圖)
在傳統的平行式巴士站,乘客被兩邊巴士夾在中間,被廢氣圍攻,市民亦要在巴士站前後過路。(01製圖)

如何從設計入手改善候車環境?
 
其實要等車時有遮陰,現時的半密封式巴士站並非唯一可能。青衣公共運輸交匯處是一個頗好的示範,它屬圍邊鋸齒形的巴士站,中間是露天設計,但候車位置有蓋,市民不用日曬雨淋。青衣居民孫小姐就說:「這個站比較通風,算是去過最好的巴士站。等車也不會流汗。」不過,港鐵現時在巴士站上興建青衣城二期,日後青衣公共運輸交匯處的候車環境如何,仍是未知之數。

傳統的平行式巴士站設計,市民需要在巴士車坑之間過路,候車時也要前後被巴士夾在中間,自然較焗促,也會被廢氣包圍。規劃署亦鼓勵,在規劃日後的公共運輸交匯處時,應盡可能採用鋸齒狀設計。由於鋸齒形巴士站需要較大地皮(至少闊60米),有些新落成的巴士站仍然用平行式設計,例如北角渡輪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
 
龍子維認為,露天設計的巴士站通風會較好,但整體設計都要通風及與主要幹道有一定的距離,才能保持空氣流通。雖然有人可能會質疑這種設計會佔用較多空間,但他認為那只是還路於民:「假如公共交通交匯處的設計有所改善,或者可以吸引更多市民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關鍵在於,車站的設計如何做到反映︰『高人一等』的社會地位,就如波哥大的高速巴士幹道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