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站設計一】又焗又熱多廢氣高噪音 邊個有蓋巴士總站最衰?

撰文:呂嘉麗
出版:更新:

大概很多香港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炎炎夏日,在昏暗、翳焗的半封閉式的巴士站等車等到出汗。兩、三面都是牆,似乎一滴風也進不了;前後巴士不斷進出,廢氣四方八面包圍着,無處可躲。
全港約九成人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通勤,當中約三成人乘搭巴士。然而,香港愈來愈多大型公共運輸交匯處建於商場或住宅之下,半封閉式設計令乘客相當煎熬。這些公共運輸交匯處環境有多差?

一般市民口中的巴士總站,有時還容納他交通工具,官方名稱為公共運輸交匯處。截至2017年6月底,政府擁有合共60個有蓋公共運輸交匯處及149個露天公共運輸交匯處(不包括臨時公共運輸交匯處)。 以往巴士總站多為露天,但自90年代起,愈來愈多巴士總站置於建築物例如私人住宅、商業大廈、多層停車場、商場和平台花園等的地下,這類巴士總站稱為「有蓋巴士總站」,在環保署則稱為半封閉式公共交通交匯處。

【巴士站設計二】點解交通交匯處通常起喺建築物下 又冇自然風?

昏暗、翳焗、高溫、嘈吵,是大部分公共運輸交匯處的通病。圖為鑽石山公共運輸交匯處,可見通風位不多。(呂嘉麗攝)

最地獄巴士站:藍田

記者在8月16日下午二時到訪藍田公共交通交匯處,發現站內接近36度。住在藍田的阿Miu提起藍田公共運輸交匯處就充滿怒氣:「出汗到爆!仲會焗到想暈,又多廢氣。以前試過焗到暈暈地,當時巴士站未有到站通報,等極都好似冇車咁。」平日就算沒有身體不適,也會等到「躁底」。如此的候車環境,令阿Miu一般會避開這個站,有時寧願行多點路,在別的路邊巴士站等車。

藍田公共交通交匯處是設計差的經典——它於1990年啟用,有29條巴士線,是個大站。它的三面都是封閉的,車輛僅由一面出入,而且在這個唯一的通風面外,是繁忙的鯉魚門道,再對出則是藍田站上蓋的匯景花園的基座圍牆,自然風難以吹入。環保署於90年代跟機電工程署合作改善其通風系統,並將藍田站的經驗擬訂了一 套作業守則——《半封閉式公共交通交匯處的空氣污染管制》,管制這些有蓋巴士總站的空氣污染情況。

在藍田公共運輸交匯處,乘客都走在平台上,與候車處相隔兩層樓梯。(呂嘉麗攝)

NO2、PM2.5超世衛標準 
 
但藍田站的環境仍然欠佳。記者以空氣測量儀器測試,發現在8月18日下午6時至6時半,站內的微細懸浮粒子(PM 2.5)濃度最高達63微克/立方米,平均達41微克,是世衛標準25微克的1.64倍。而二氧化氮(NO2)則是平均69.1微克/立方米,高於世衛標準40微克約一半。站內噪音高達93.8分貝,比道路交通噪音繁忙時間的70分貝還要高。而據衛生署資料,每日接觸94分貝的噪音1小時,便會到達痛楚程度。如噪音達100分貝,則接觸15分鐘已到達痛楚程度。重覆長時間的暴露在噪音之下,會造成永久聽力損失。如此推斷,一眾在公共運輸交匯處工作的清潔工們,便容易有職業性失聰。

乘客被迫上落樓梯 暗角有尿味
 
除了空氣較差,記者同時發現,藍田站亦相當不行人友善。乘客上落地鐵及商場,要從巴士候車處上兩層樓梯。每條車坑都有半高的石屎圍牆密封,乘客如要轉線,要走到車頭才可過路。雖然巴士站加建了升降機,但由於候車處被圍牆圍封,傷殘人士都要走到車頭才能候車,但巴士站內卻不設明顯的過路處。有乘客更指,這些樓梯附近時常有尿味,衛生欠佳。

據運房局回覆,過去三年(即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運輸署共接獲163宗有關有蓋公共運輸交匯處的投訴,當中收到最多投訴的原來不是藍田(2宗),而是荃灣西(20宗)、東涌(14)、九龍(11)、小西灣(8)及沙田(7),而如心廣場、愉景新城、調景嶺的公共運輸交匯處亦分別振獲6宗投訴。

在藍田站,有市民站在抽風系統前乘涼。吳先生說:「不靠這個,隨時焗死人!時常等車等到頭暈眼花!」(呂嘉麗攝)

荃灣西:長形巴士站冇風到 行人不友善
 
荃灣西站為何投訴多?時常在荃灣西乘巴士回家的Vivian說:「荃灣西是長形車站,如你要乘搭的車剛巧在另一個盡頭,便要行上五分鐘。天氣只要熱一點,站內就焗到『癲咗』。我媽媽更試過差點焗暈。可能因為係車站長條形設計,兩邊都被石屎密封,所以沒自然風,站內又不設風扇,抽氣系統也不多靈光。我有時寧願用手機程式先看班次時間,先在西鐵站等車。」她又指,車站內沒有行人過路處:「好多都會經側門往來荃灣廣場,有時一上完幾級樓梯就會有架巴士喺你面前衝過,唔為意行岀少少就係咁先!」

荃灣西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屬長條形設計,在中間候車,感受不到任何自然風。(呂嘉麗攝)

沙田新城市:搭電梯五秒內已經出晒汗
 
九巴回覆由於部分巴士總站已落成多年,個別有蓋巴士站,例如沙田新城市廣場的巴士總站和藍田巴士總站,其通風設備、照明系統等,可進一步改善。
 
沙田新城市廣場的巴士總站,同樣有不少人投訴。常客陳小姐說:「沙田巴士站好焗,我平日日在新城市商場看到站通報等車,車還有一分鐘就來到時,才落去等車。但在搭電梯的五秒間已經出晒汗。」

運房局回覆,在接獲投訴後,相關政府部門(包括運輸署、食物環境衞生署及機電工程署等)會適當跟進,包括調校通風系統、提醒公共交通營辦商停車熄匙和加強場地清潔等,以期改善有蓋公共運輸交匯處的候車環境。 
 
為什麼半封閉式的公共運輸交匯處較焗促又多噪音?現時政府對巴士站的設計指引是否足夠?我們是否可以設計更好的候車環境?下一篇繼續探討巴士站設計問題。

【巴士站設計二】點解交通交匯處通常起喺建築物下 又冇自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