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理想國.二】塱原:種米種出候鳥天堂

撰文:趙曉彤
出版:更新:

初秋的塱原平原一片綠。86歲的師公赤着膊,戴着太陽眼鏡,撐着一把灰色太陽傘,在田間的小路瀟灑地走着,看看兩邊及膝高的稻苗,稻田是否夠水,如果太乾,他要拉一條寶藍色水喉來放水,如果稻田太濕,他便收水。這是師公在插秧後、收成前的工作:等待稻米長大。
師公是塱原最老的農夫,1970年代開始在這裏耕種,一種50年;而塱原,是全港最大的農耕淡水濕地,每年吸引逾170種雀鳥前來休息、覓食,其中,禾花雀特別喜歡吃稻米。稻米成熟之日,正是候鳥成群來港過冬之時。師公看着田間幾隻彈彈跳跳的鳥,說:「不是不給雀仔食,不給雀仔食太多!」
攝影:梁鵬威
(此為農業理想國系列之二)

塱原從前不種米。夏天,這裏是一大片通菜田;冬天,通菜田換成一大片西洋菜田,人工濕地吸引了大批候鳥,候鳥不吃菜,吃菜蟲,人鳥一直相安無事。而香港,位於全球鳥類九大遷飛路線之一「東亞—澳洲」的中間點,雀鳥從極北的俄羅斯、美國阿拉斯加飛來,路經合法捕鳥、吃鳥的中國,亡命遷飛,大難不死,過境來到香港了,才安心停歇下來,補充體力,再飛到東南亞、澳洲。

轉捩點在2000年,塱原的防洪工程竣工,平原不再經常水浸,農民便改種較省工夫也較賺錢的旱地菜,同時,不少農夫因為年老而不耕種,塱原的濕田漸漸減少。同年,九廣鐵路興建落馬洲支線,本想以高架鐵路方式穿過塱原,卻引來十個環保團體反對,最終環保署否決方案,支線改以隧道方式經過塱原。此事令更多人知道塱原的生態價值,以及濕地消失危機。

2004年,政府公布「新自然保育政策」,邀請環保團體合作,保育具重要生態價值的私人土地,塱原被劃入12個優先保育地點。一年後,長春社與香港觀鳥會展開了「塱原自然保育管理計劃」,自此,塱原的農田多了一重生態保育功能:通過種植不同的農作物,增加濕田比例和生境多樣性。他們開始找當地農夫合作,可是農夫聽完他們的簡介會後全部離開,農夫不明白:「種菜就種菜,搞什麼生態?」幸好後來有一個農夫試試合作,反正有錢收,而合作後的農務可能比從前更輕,農夫便一個接一個地試着與他們合作。

吵鬧中尋找人鳥平衡點

師公是其中一個與他們合作的農夫,可是一開始,師公其實不太合作。環保團體事事為雀打算,為吸引更多鵐類,便叫師公改種稻米。他們帶來一群義工在師公的田裏插秧,而師公則如常每天9時前來打理農田,看着稻米天天長高,秋風吹來,稻浪一片金黃,雀鳥瞄準雪白飽滿的米粒,一大群向田裏衝,師公非常生氣地趕走雀鳥,雀鳥一群飛起,又再一群衝下來,觀鳥會的項目經理楊莉琪(Vicky)連忙拉着師公,勸他:「不要趕了,我們雀仔會是為了養雀仔,才付錢給你們種米的。」師公的眼睛瞪得渾圓,看着她,一臉不可思議:「你們是不是傻的?」


師公覺得這群人非常無聊,他也合作得不開心,覺得自己這麼辛苦才把稻米種得這麼好,怎能眼白白看着雀鳥吃掉?原來農夫耕田,不只為錢,也為了收成帶來的滿足感。農夫不會因為雀鳥在農田滿天飛而快樂。於是環保團體開始調整計劃:這片田是種給雀仔吃的,而這片田是種給人吃的,可以圍網。師公便非常努力地照顧那些種給人吃的稻米,雀鳥一來,他便把鳥趕到種給鳥吃的稻田。

Vicky昔日常到塱原觀鳥,印象最深是一大群黃鶺鴒乘風而飛,非常漂亮。

長春社與觀鳥會的「農田改造計劃」就在這時而吵鬧、時而妥協的相處裏逐步展開:從前,師公在這裏種通菜、西洋菜、菜心、生菜、蓮藕,五個小孩下課後便下田幫忙,後來小孩長大,田裏剩下師公與妻子,兩人老了,不夠體力耕田,便全給長春社耕種。現在,塱原有米田,有荷花、慈菇、馬蹄等水田式濕耕農地,也有水螆田、淺水生境、魚塘及深水沼澤等農地,不同的農地各有功用:害羞的彩鷸喜歡在馬蹄田裏築巢產子、帶着幼鳥生活,黑翅長腳鷸喜歡在水螆田裏吃蟲,鵐類喜歡吃稻米,而塱原本來是開闊的田野,乾田與濕田如像馬賽克般分布,這樣的生境吸引了鶺鴒、鷸類前來棲息。2005年,這裏錄得230種雀鳥,而本年則升至311種,全港錄得的548種鳥,逾半可在這裏找到。其中,最驚喜是發現了瀕危鳥類禾花雀(黃胸鵐)的蹤影。

Vicky說:「我們2009年開始大規模種米,種米後的秋天,忽然多了很多禾花雀,之前最多發現五隻,那時忽然變成12隻,我們便連續幾年秋天都種米,禾花雀的數量明顯上升,2014年更錄得68隻。禾花雀曾是非常常見的雀鳥,但在大陸面對非常嚴重的濫捕問題,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在2004年把牠列為『近危』動物,2008年升為『易危』,2013年再升為『瀕危』,最近考慮再調升為『極危』,再上便是絕種。」

禾花雀非常需要塱原的稻田。而不同雀鳥,需要不同的農地生境。15年前,Vicky仍是大學生,常到塱原觀鳥,印象最深是一大群黃鶺鴒乘風而飛,非常漂亮。她很久沒有看見這樣一大群黃鶺鴒了。後來才明白,黃鶺鴒的數量隨西洋菜田減少而減少,牠們最愛吃西洋菜的菜蟲,而塱原的西洋菜田在15年裏大幅減少七成。Vicky說:「農耕活動與雀鳥的關係實在非常緊密,只要你有農耕活動,不同類型的雀鳥就會前來覓食和築巢。其實,貝澳和錦田等地的農地如果復耕,也會回復雀鳥或其他生物的多樣性。」

塱原田地裏的秧苗排列出「禾花雀」三字,希望喚起市民對這種瀕危鳥類的關注。

老去逝去的農夫

塱原的農夫,在2005年計劃開始時的平均年齡是六七十歲,那時,師公剛棄用水牛,推着一部犁田機在田裏風馳電掣,風揚起,沙塵紛飛,好不瀟灑。現在,共28個農夫參與計劃,長春社管理塱原近半農田,職員Kami不時下田,與農夫有說有笑,農夫不時取笑她:「讀這麼多書也來耕田?」而師公一見稻米熟了,便致電催她帶人來收米,不然給鳥吃光,或米發芽了不能吃,他便很不開心。塱原的農夫老了,幾個曾經合作的農夫過身了。

師公也老了,最近因妻子入院做膝蓋手術而非常憂心。他仍天天四時起床,到泳池游水,然後回到農田,調整水量,拔拔雜草,看着漫天雀鳥飛進稻田,吃得雀肚圓鼓鼓的,稻米多得雀鳥吃飽不吃,真是無法無天。盛夏,Vicky找不到義工幫忙插秧,怕過了時令,一個人到塱原插秧。師公說自己腰骨痛,不幫忙,兩人在田間相遇,他看見Vicky手捧着一大堆秧苗,轉頭推來一架手推車,把農具與秧苗都放在車上,兩人一起到田裏插秧。

塱原是全港最大的農耕淡水濕地,每年都吸引上百種雀鳥前來覓食和棲息。(長春社提供圖片)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10月23日星期一出版的第83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